首页成语词典纳污含垢纳污含垢的意思
hángòu

纳污含垢



成语分析

基本解释纳:接受;垢:污秽。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。
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
例子清·冯桂芬《上制洋器议》:“日本蕞尔小国尔,尚知发奋为雄。独我大国,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!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nà wū hán gòu

注音ㄋㄚˋ ㄨ ㄏㄢˊ ㄍㄡˋ

繁体納汙含垢

感情纳污含垢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近义词纳污藏垢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纳污含垢的意思解释、纳污含垢是什么意思由怀抱文学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解释
含辛茹苦茹:吃;辛:苦。形容备受艰难;忍受痛苦。也作“茹苦含辛”。
囚首垢面象监狱里的犯人,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。形容不注意清洁、修饰。
秽德垢行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。
蓬头垢面蓬:蓬草;散乱 ;垢:污秽;脏。形容头发散乱脸上很脏。
同流合污思想、言行与恶劣的风气、污浊的世道相合。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。流:流俗。
乱首垢面犹蓬头垢面。
去故纳新犹言去旧迎新。
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经过瓜田,不可弯腰提鞋;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。比喻避嫌疑。
藏垢纳污垢、污:肮脏的东西;纳:容纳。比喻包容坏人坏事。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;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。也作“藏污纳垢”。
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比喻避嫌疑。同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
蓬首垢面头发很乱,脸上很脏。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。也泛指没有修饰。
污七八糟形容十分杂乱。
贪污腐化利用职权;非法地取得财物;过着糜烂的生活。
出污泥而不染比喻生于污浊的环境却不受污染,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。
含沙射影相传有一种叫蜮的动物;居水中;听到人声;会含沙射人。被射中的人皮肤发疮;被射中影子的人也会生病。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。
风木含悲比喻因父母亡故,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。
鼓腹含和吃饱肚子,和乐相处。形容太平欢乐。
贪官污吏贪赃枉法的官吏。
深文周纳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;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。也把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给人硬加罪名。
纳屦踵决纳:穿;屦:鞋;踵:脚后跟;决:破裂。穿上鞋子,破了后跟。形容衣着褴褛。
纳履决踵纳:穿;履:鞋;决:破裂;踵:脚后跟。穿鞋而后跟即破。比喻穷困、窘迫。
含糊其辞糊:不明确;不清晰;辞:也作“词”;言辞。指话说得含含糊糊;不清楚;不明确。
射影含沙相传江南水中有毒虫名蜮,人在岸上,影见水中,即以气为矢,或含沙以射人。及着皮肌,其疮如疥,中影者亦病。后因称阴谋中伤他人为“射影含沙”。
招财纳福纳:享受。发财享福。
栉垢爬痒去脏抓痒。喻清除邪恶。
匿瑕含垢比喻为长远利益而能包容大度。
纳贡称臣缴纳贡品,自称为臣下。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,甘拜下风。
含冤莫白含:包藏;莫:无处;无法;白:弄明白。指有冤屈无处申诉、无法昭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