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jīn fēng wèi dòng chán xiān jué金风未动蝉先觉 | 金风:秋风;蝉:知了。秋风未起而蝉已经先知道。比喻事先觉察到将要发生的事情。 | 元·尚仲贤《三夺槊》第二折:“可知道金风未动蝉先觉,那宝剑得来你怎消?” |
jiàng shí yùn jīn匠石运金 | 匠:匠人;石:人名;运:抡;斤:斧子。原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,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。后用以形容技艺精湛。 | 《庄子 徐无鬼》:“郢人垩漫其鼻端,若蝇翼。使匠石斫之。匠石运斤成风,听而斫之,尽垩而鼻不伤。郢人立不失容。” |
jīn jī xiāo xī金鸡消息 | 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。 | 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三》:“赦日,树金鸡于仗南,竿长七丈,有鸡高四尺,黄金饰首,衔绛幡长七尺,承以彩盘,维以绛绳。” |
qiān jīn bì zhǒu千金敝帚 | 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微贱,却是十分珍贵的。 | 宋 苏轼《次韵秦观秀才将入京应举》诗:“千金敝帚那堪换,我亦淹留岂长算。” |
bù kàn jīn miàn kàn fó miàn不看金面看佛面 |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,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。 |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章:“不看金面看佛面,冲着不懂事的孩子,你得救救命啦。” |
jīn shí bù yú金石不渝 | 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。形容坚守盟约、节操等。 | 宋·欧阳修《除许怀德制》:“享爵禄之崇高,荷宠灵之优渥,挺金石不渝之操。” |
ē jīn niào yín屙金溺银 | 比喻生存有术。 |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32回:“常言道:养儿不要屙金溺银,只要见景生情。” |
fēng jīn guà yìn封金挂印 | 谓不受赏赐,辞去官职。 | 《三国演义》第二七回:“[曹操]因谓张辽曰:‘云长封金挂印,财贿不以动其心,爵禄不以移其志,此等人吾深敬之。’” |
mō jīn xiào wèi摸金校尉 | 校尉:古代军官职称。指掠夺财物的军官。 | 汉 陈琳《为袁绍檄豫州》:“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,摸金校尉,所过隳突,无骸不露。” |
qiān jīn guì tǐ千金贵体 | 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3回:“姑娘这样千金贵体,绫罗裹大了的,吃的是好东西,到了我们那里,我拿什么哄她玩?” |
yāo jīn yī zǐ腰金衣紫 | 腰中挂着金印,身上穿着紫袍。指做了大官。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》卷二十二:“何不在此处用了些?博得个腰金衣紫,也是人生一世,草生一秋。” |
yù táng jīn mén玉堂金门 | 玉堂:汉代殿名;金门:汉代宫门名。指翰林院。比喻高官显爵。 | 汉·荀悦《汉纪·成章纪》:“玉堂金门至尊之居,阴盛而灭阳,窃有宫室之象,玉氏之应。” |
zhòng jīn jiān zǐ重金兼紫 | 谓一门中有数人佩金印紫绶,极言荣显。秦汉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绶。 | 《后汉书·宦者传·吕强》:“中常侍曹节、王甫、张让等,及侍中许相,并为列侯……又并及家人,重金兼紫,相继为蕃辅。”李贤注:“金印紫绶。重、兼,言累积也。” |
bì zhǒu qiān jīn敝帚千金 | 敝:破旧;敝帚:破旧的扫帚。自己的破扫帚;却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。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;也十分爱惜。 | 汉 刘珍《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》:“城降,婴儿老母,口以万数,一旦放兵纵火,闻之可谓酸鼻。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。禹宗室子孙,故尝更职,何忍行此!” |
yī nuò qiān jīn一诺千金 |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。比喻说话算数;极有信用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” |
qiān jīn mǎi gǔ千金买骨 | 花千金高价去购买千里马的骨头,比喻爱惜人才。 |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12回:“晚生下士,蒙老先生怜才心切,欲自愧怍,故得冒充名流,作千金买骨。” |
jīn yìn zǐ shòu金印紫绶 |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。古代相国、丞相、太尉、大司空、太傅、太师、太保、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。后代指高官显爵。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相国、丞相皆秦官,金印紫绶。” |
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一寸光阴一寸金 | 一寸光阴:指日影移动一寸;形容很短的时间。形容时间的宝贵。 | 唐 王贞白《白鹿洞》:“读书不觉已春深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” |
pī shā lì jīn披沙沥金 | 沙里淘金。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。 | |
jīn guāng shǎn shǎn金光闪闪 | 闪闪:光亮闪烁。金光闪烁耀眼 | 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唐史》:“面上金光闪闪,手中雪刃辉辉。” |
tiě guō jīn chéng铁郭金城 |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。 | 清·冯桂芬《公启曾协揆》:“大军一至,朽珠枯木亦助声威;大军不至,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。” |
jīn wū cáng jiāo金屋藏娇 | 金屋:富丽华贵的房屋;娇:阿娇;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。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。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;也特指纳妾。 | 清 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23回:“当时佘老五恋着雁翎,周庸祐也恋着雁翎,各有金屋藏娇之意。” |
qiān jīn zhī qiú,fēi yī hú zhī yè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 价值千金的皮衣,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。比喻积小才能成大,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。 | 《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太史公曰:语曰‘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也;台榭之榱,非一木之枝也;三代之际,非一代之智也。’” |
jīn yù liáng yán金玉良言 | 金、玉:比喻十分珍贵。良言:好话。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。 |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小姐金玉之言,小生一一铭之肺腑。” |
jīn bù huàn金不换 | 即使用金子来也不换,形容极为可贵。 | 京剧《粉妆楼》第六本:“常言道:败子回头金不换。” |
jīn gē tiě mǎ金戈铁马 | 金戈:金属制的戈;铁马:披有铁甲的马。挥动金戈;骑着铁马。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。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。 | 《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》:“金戈铁马,蹂践于明时。” |
zhuó jīn zhuàn yù酌金馔玉 | 喝酒的杯子是金的,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。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。 | 唐·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平台戚里带崇墉,酌金馔玉待鸣钟。” |
pú yù hún jīn璞玉浑金 | 比喻天然美质,未加修饰。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。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,人皆钦其宝,莫知名其器。” |
jīn píng sù gěng金瓶素绠 | 金瓶:汲水器皿;素:白色;绠:井绳。指井上汲水的器具。 | 《古乐府·淮南王篇》:“后园作井银作床,金瓶素绠汲寒浆。” |
jīn shí wèi kāi金石为开 | 金属和石头都会被打开。常与“精诚所至”连用。比喻真诚能产生巨大的感动力量;从而战胜一切困难。 | 西汉 刘向《新序 杂事四》:“熊渠子见其诚心,而金石为之开,况人心乎?” |
jiāo jīn liú shí焦金流石 | 金属烧焦,石头熔化。形容天气干旱酷热。 | 南朝 梁 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放勋之世,浩浩襄陵;天乙之时,焦金流石。” |
tuō ké jīn chán脱壳金蝉 | 比喻用计谋脱身。元·关汉卿《谢天香》第二折:”便使尽些伎俩,千愁断我肚肠,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。”详见“金蝉脱壳”。 | 元·关汉卿《谢天香》第二折:”便使尽些伎俩,千愁断我肚肠,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。”详见“金蝉脱壳”。 |
jīng jīn liáng yù精金良玉 | 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。 | 宋·程颐《程明道先生行状》:“先生资禀既异,而充养有道,纯粹如精金,温润如良玉。” |
qiān jīn mǎi xiào千金买笑 | 花费千金,买得一笑。旧指不惜重价,博取美人欢心。 | 南朝宋·鲍照《代白纻曲》:“齐讴秦吹卢女弦,千金雇笑买芳年。” |
míng jīn shōu jūn鸣金收军 | 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。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5回:“恐张飞有失,急鸣金收军。” |
diǎn jīn fá shù点金乏术 | 术:法术,方法。没有点铁成金的法术。比喻没有最好的方法筹集钱财,解决贫困。 | 明·徐光启《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》:“只今辽左用饷不赀,司农束手,臣又一一求多,实是点金无术。” |
fó shì jīn zhuāng,rén shì yī zhuāng佛是金妆,人是衣妆 | 指佛靠金子装点,人靠衣饰打扮。比喻人内里不足,要靠外表。 | 清 沈自晋《望湖亭 自嗟》:“虽然如此,佛是金妆,人是衣妆,打扮也是极要紧的。” |
qiān jīn zhī zǐ,zuò bù chuí táng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 | 垂堂:靠近屋檐的地方。家有千金的人不在屋檐下停留。形容有钱人非常看中自己的身体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臣闻千金之子,坐不垂堂。” |
xī mò rú jīn惜墨如金 | 惜:爱惜;墨:写字用的墨。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。指不轻易动笔。 | 宋 费枢《钓矶立谈》:“李营丘惜墨如金。” |
gōng lín jīn hǔ宫邻金虎 | 指小人在位,接近帝王,贪婪如金之坚,凶恶如虎之猛。 | 汉 应劭《汉官仪》:“不制之臣,相与比周,比周者宫邻金虎。宫邻金虎,言小人在位,比周相进,与君为邻。” |
jīn táo shā jiǎn金淘沙拣 | 从沙里淘拣金子。比喻写作时琢词炼句。 |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侦戏》:“新词细写乌丝阑,都是金淘沙拣。” |
yù yè jīn zhī玉叶金枝 | 指皇家后裔。 | 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一折:“若是俺到官时,和您去对情词,使不着国戚皇亲、玉叶金枝。” |
huǒ yǎn jīn jīng火眼金睛 | 睛:眼珠。原指《西游记》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。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;能识别真伪。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0回:“我老孙火眼金睛,认得好歹。” |
jīn kē yù lǜ金科玉律 | 金、玉:比喻贵重。科、律:法律条文。原指法律条文尽善尽美。后指不能更改、必须遵守的信条。 | 前蜀 杜光庭《胡常侍修黄箓斋词》:“金科玉律,云篆瑶章,先万法以垂文。” |
yī zhì qiān jīn一掷千金 | 原指赌徒拿千金当作一注投掷;借以形容挥霍无度。 | 唐 吴象之《少年行》:“一掷千金浑是胆,家无四壁不知贫。” |
jīn wū xī zhuì,yù tù dōng shēng金乌西坠,玉兔东升 | 金乌:太阳;坠:落下;玉兔:月亮。太阳落山,月亮升起。 |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13回:“一路说,一路行,不多时,早已金乌西坠,玉兔东升。” |
yū jīn yè zǐ纡金曳紫 | 佩带金印紫绶。指身居高位。 | 明 袁宗道《贺阳曲金令君父母荣封序》:“纡金曳紫者,多摧兰折玉之叹。” |
yū zhū huái jīn纡朱怀金 | 纡:系结;朱:朱绂,系印的红色丝带;怀:怀藏;金:金印。比喻做了大官。 | 汉·扬雄《法言·学行》:“或曰使我纡朱怀金,其乐不可量也。” |
diǎn shí chéng jīn点石成金 | 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,就使它变得很出色。 | 宋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孟浩然》:“诗句以一字为工,自然颖异不凡,如灵丹一粒,点石成金也。” |
jīn gǔ jiǔ shù金谷酒数 | 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。 | 晋 石崇《金谷诗序》:“遂各赋诗,以叙中怀,或不能者,罚酒三斗。” |
jīn kē yù tiáo金科玉条 | 科、条:法律条文。原指完美的法律条文。后指不能更改、必须遵守的信条。 | 汉·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“懿律嘉量,金科玉条。” |
jīn gé zhī shì金革之世 | 金革:兵器和铠甲;世:时代。战乱的年月。 | 南朝·梁·庾信《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》:“当今玉烛调和,既非金革之世。” |
jīn tóng yù nǚ金童玉女 | 传说中服侍仙人;生有慧根的童男童女。泛指稚气无邪的男、女孩童。 | 唐 徐彦伯《幸白鹿观应制》诗:“金童擎紫药,玉女献青莲。” |
shā lǐ táo jīn砂里淘金 | 从砂子里淘出黄金。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。 | 《诗刊》1977年第9期:“他曾经废寝忘食捞砂样,砂里淘金喜见一组一组新油层。” |
duī jīn dié yù堆金叠玉 | 形容财富极多。 | 唐·韩愈《华山女》诗:“抽钗脱钏解环佩,堆金叠玉光青荧。” |
jīn tí yù xiè金题玉躞 | 金题:用泥金书写的题签;玉躞:系缚书卷的玉别子(又称插签)。指极精美的书画或书籍的装璜。 | 宋 米芾《书史》:“隋唐藏书,皆金题玉躞,锦贉绣褫。” |
yù nǚ jīn tóng玉女金童 | 道教语,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。后泛指天真活泼的男女儿童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“左壁厢天丁力士,参随着太乙真君;右势下玉女金童,簇捧定紫微大帝。” |
diǎn jīn chéng tiě点金成铁 | 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。也比喻把好事办坏。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真觉大师灵照》:“问:‘还丹一粒,点铁成金;至理一言,点凡成圣。请师一点。’师曰:‘还知齐云点金成铁吗?’曰:‘点金成铁,未之前闻。至理一言,敢希垂示!’ |
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iàn真金不怕火炼 | 比喻正直勇敢的人经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。 |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15章:“乌云遮不住太阳,真金不怕火炼,东山坞永远会是太阳当空。” |
shí èr jīn pái十二金牌 | 金牌: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,用金字牌,由内侍省派人速送。比喻紧急的命令。 | 《宋史 岳飞传》:“言飞孤军不可久留,乞令班师。一日奉十二金字牌,飞愤惋泣下。” |
jīn gǔ qí míng金鼓齐鸣 | 金鼓:古时军队演习、作战时用以助军威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。金钟战鼓一齐鸣响。形容战斗激烈;士气高昂。 |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金鼓以声气也。” |
liàng jīn mǎi fù量金买赋 | 汉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序:“孝武皇帝陈皇后,时得幸,颇妒,别在长门宫,愁闷悲思。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,天下工为文,奉黄金百斤,为相如、文君取酒,因于解悲愁之辞。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,陈皇后复得亲幸。”后以“量金买赋”谓文章价值之高。 | 汉·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序:“孝武皇帝陈皇后,时得幸,颇妒,别在长门宫,愁闷悲思。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,天下工为文,奉黄金百斤,为相如、文君取酒,因于解悲愁之辞。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,陈皇后复得亲幸。” |
jīn rén sān jiān金人三缄 |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| 《孔子家语 观周》:“孔子观周,遂入太祖后稷之庙。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。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’” |
tiě mǎ jīn gē铁马金戈 | 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。②谓战事,兵事。 | 宋·李纲《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帅》诗之二:“铁马金戈睢水上,碧油红旆海山滨。”元·关汉卿《双赴梦》第三折:“忆当年铁马金戈,自桃园初结义,把尊兄辅佐。” |
dài jīn pèi zǐ带金佩紫 | 金:金印。紫:紫绶。带着金印,佩着紫绶。形容地位非常显赫。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吾闻丈夫处世,当带金佩紫。” |
jīn chán tuō qiào金蝉脱壳 | 金蝉:金黄色的知了;壳:坚硬的外皮。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。比喻用计脱身;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。 | 元 马致远《任风子》第四折:“天也,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?” |
mǎi tiě sī jīn买铁思金 | 喻不切实际的贪心妄想。 | 明·徐复祚《一文钱》第三出:“有一等浊爱缠心,盲修瞎炼,期望身后升天。这便是买铁思金,定见沉沦永劫。” |
qiān jīn xiǎo jiě千金小姐 | 千金:女儿,尊称他人的女儿。指有钱人家的少女。 |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九回:“他在本县,本县为媒,要将水侍郎老爷的千金小姐,嫁他为妻,他因未得父命,不肯应承,反抵死走了。” |
shì jīn shí试金石 | 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,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,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。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。 | 元·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四折:“这里,端的,现放着试金石。” |
qiān jīn zhī dī,kuì yú yǐ lòu千金之堤,溃于蚁漏 | 堤:堤坝;溃:崩溃。一个小小的蚂蚁洞,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。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。 |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一》:“千金之堤,溃于蚁漏,有罅故也。” |
jīn kǒu yù yīn金口玉音 |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。后泛指说话正确,不能改变。 | 晋·夏侯湛《抵疑》:“金口玉音,漠然沉默。” |
jīn mǎ yù táng金马玉堂 | 金马:汉代的金马门,是学士待诏的地方;玉堂:玉堂殿,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。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。 | 汉 扬雄《解嘲》:“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,处不讳之朝,与群贤同行,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,曾不能画一奇,出一策,上说人主,下谈公卿。” |
jīn bì guā mù金篦刮目 | 比喻翻然醒悟。 | 梁启超《读〈日本书目志〉书后》:“然今及铁舰之未来功也,吾速以金篦刮目,槐柳取火,尤不容缓也。” |
jià hǎi jīn liáng架海金梁 | 梁:桥梁。架在海上的金桥。比喻能够身肩重任的栋梁之才。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0回:“一个是擎天玉柱,一个是架海金梁。” |
jīn zì zhāo pái金字招牌 | 旧时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;也指商店资金雄厚;信誉卓著。现比喻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。也作“金字牌匾”。 |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总算一帆风顺,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,还高高挂着。” |
jīn wū jiāo niáng金屋娇娘 | 指高贵而美丽之女子。 | 明·孟称舜《娇红记·会娇》:“蓦遇著这金屋娇娘,猛回头何方故乡?” |
shuǐ màn jīn shān水漫金山 | 神话故事。金山,在江苏省镇江市。 | 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雷峰塔》:“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,面带妖色,不放下山。怒恼白蛇,忙唤青儿,带领着虾兵蟹将,这才水漫金山。” |
guǎn bào fēn jīn管鲍分金 | 管:管仲;鲍:鲍叔牙,战国时齐国的名相;金:钱财。比喻情谊深厚,相知相悉。 | 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管仲曰:‘吾始困时,尝与鲍叔贾,分财利多自与,鲍叔不以我为贪,知我贫也’” |
jiā yǒu bì zhǒu,xiǎng zhī qiān jīn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 | 敝帚:破扫帚。享:供奉。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。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。有时用于自谦。 | 汉·班固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帝闻之,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:‘城降,婴儿老母,口以万数,一旦放兵纵火,闻之可谓酸鼻。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。禹宗室子孙,故尝更职,何忍行此!’” |
jīng chéng suǒ jiā,jīn shí wéi kāi精诚所加,金石为开 | 精诚:至诚,真心诚意;加:施及。人的诚心所到,能感动天地,使金属和石头毁坏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广陵思王荆传》:“精诚所加,金石为开。” |
jīn rén zhī jiān金人之缄 |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。 | 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孔子观周,遂入太祖后稷之庙,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,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古之慎言人也。” |
jīn yù mǎn táng金玉满堂 | 金、玉:黄金和美玉。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。形容财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。 |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第九章:“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” |
jīn zhāng yù jù金章玉句 | 指华丽的诗文。 | 宋·杨万里《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》:“先生半酣染霜免,金章玉句诗空万古。” |
jīn kǒu mù shé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 汉 扬雄《法言 学行》:“天之道不在仲尼乎?仲尼驾说者也;不在兹儒乎?如将复驾其所说,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。” |
huī jīn rú tǔ挥金如土 | 挥:散、出。指散出金钱好像散出泥土一样。形容极端浪费。 | 宋 周密《齐东野语 符离之师》:“挥金如土,视官爵如等闲。” |
dà mǎ jīn dāo大马金刀 | ①形容豪爽,气派大。②形容说话直率锋利,不留情面。 |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八回:“那姑娘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面,反眉一皱,说:‘你怎么这么俗啊?起来!’” |
jīn mí zhǐ zuì金迷纸醉 | 形容使人沉醉迷惘的繁华奢侈的环境。也形容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。也作“纸醉金迷”。 | 宋 陶穀《清异录 金迷纸醉》:“有一小室,窗牖焕明,器皆金饰,光莹四射,金采夺目。所亲见之,归语人曰:‘此室暂憩,令人金迷纸醉。’” |
jīn zhī yù yè金枝玉叶 | 原形容花枝叶的美好。后借称帝王子孙。比喻人的身份及其尊贵。 | 唐 王建《宫中调笑》词:“胡蝶、胡蝶,飞上金枝玉叶。” |
huáng jīn shí dài黄金时代 | 指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。也指经济、文化最繁荣兴旺的时期。 | 廖仲恺《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》:“自己不想个正当方法奋斗去,却敛着手等候那黄金时代来碰他。” |
rì jìn dǒu jīn日进斗金 | 一天能收进一斗黄金。形容发大财。 | 《胡雪岩》:“这个职位,一望而知是日进斗金的好差使。” |
jīn chāi huàn jiǔ金钗换酒 | 形容贫穷潦倒,落魄失意。 | 唐 元稹《三遣悲怀》诗之一:“顾我无衣搜荩箧,泥他沽酒拔金钗。” |
zǐ shòu jīn zhāng紫绶金章 | 紫色印绶和金印,古丞相所用。借指高官显爵。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回:“芙蓉冠,金璧辉煌。玉簪珠履,紫绶金章。” |
jīn qī fàn tǒng金漆饭桶 | 饭桶:比喻无用的人。用金漆漆过的饭桶。指服饰华丽而无德无才的人。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说说也气人!他背后说老师是个‘金漆饭桶’。” |
jīn gāng nǔ mù金刚努目 |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。 | 《太平广记》卷一七四引宋·庞元英《谈薮·薛道衡》:“隋吏部侍郎薛道衡,尝游钟山开善寺,谓小僧曰:‘金刚何为努目?菩萨何为低眉?’小僧答曰:‘金刚努目,所以降伏四魔;菩萨低眉,所以慈悲六道。’道衡怃然不能对。” |
dào sǎo shòu jīn盗嫂受金 | 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。 | 《史记 陈丞相世家》载,绛侯、灌婴等咸谗陈平曰:臣闻平居家时,盗其嫂;臣闻平受诸将金,金多者得善处,金少者得恶处。于是汉王疑之。 |
èr rén tóng xīn,qí lì duàn jīn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 |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,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。 |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 |
jīn gāng nù mù金刚怒目 | 金刚: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;俗称四大金刚。形容面目威猛可怕。原作“金刚努目”。 | 宋 庞元英《谈薮 薛道衡》:“金刚努目,所以降伏四魔;菩萨低眉,所以慈悲六道。” |
jīn jiāng yù lǐ金浆玉醴 | 浆:酒;醴:甜酒。原指仙药,后指美酒佳酿。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内篇》:“朱草生名山岩石中,汁如血,以金玉投其中,立便可丸如泥,久则成水。以金投之,名为金浆,以玉投之,名为玉醴,服之皆长生。” |
qiān jīn zhī dī,kuì yú yǐ rǎng千金之堤,溃于蚁壤 | 堤:堤坝;溃:崩溃。一个小小的蚂蚁洞,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。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。 | 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隋炀帝》:“乃举国家之事,不属之名义自持之清流,而委之以鄙贱干没之宵小,岂非千金之堤,溃于蚁壤哉?” |
chéng chéng duàn jīn成城断金 | 谓万众一心,力量无比强大。 | 语出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故谚曰:‘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’”又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