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心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只列出前 100 个心的成语
成语解释出处
mù tiǎo xīn yǔ目窕心与眉目传情,内心相许。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杂裾垂髾,目窕心与。”
qìn rù xīn pí沁入心脾同“沁人心脾”。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49回:“一霎时觉得一股清香沁入心脾,满身愉快,为从来所未有。”
hǎo xīn dé bù dào hǎo bào好心得不到好报一片好心肠却得不到好的报答。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13回:“原来如此,真是好心不得好报。”
yòng xīn jié lì用心竭力用尽心计和力量。明·无名氏《破天阵》:“如今圣人招贤纳士,豁达大度,正用你股肱之臣,则要你用心竭力也。”
xīn rú hán huī心如寒灰见“心若死灰”。唐·刘禹锡《上杜司徒启》:“失意多病,衰不待年,心如寒灰,头有白发。”
gěng gěng cùn xīn耿耿寸心耿耿:形容忠诚。这颗心至忠至诚。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92回:“耿耿寸心,愿盟息壤,凡百君子,其敬听之。”
cè yǐn zhī xīn恻隐之心恻:悲伤;隐:伤痛;恻隐: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。指怜悯受苦受难者的心情。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。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。”
jīng xīn dòng pò惊心动魄原指作品文辞优美;使人感受极深;震动极大。后形容令人震惊、感动、紧张之极。南朝 梁 钟嵘《诗品》上卷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。”
kǔ xīn jí lì苦心极力费尽心思,使出了全部力量。宋·陆九渊《黄公墓志铭》:“为文操笔立成,藻思赡蔚,统记不紊,有苦心极力所不到者。”
mén xīn zì wèn扪心自问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唐 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》:“扪心无愧畏,腾口有谤讟。”
lù yáo zhī mǎ lì,rì jiǔ jiàn rén xīn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,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。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一折:“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,若有些儿好歹,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,可不道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”
jìng bù fù xīn敬布腹心布:陈述;腹心:真诚的心意。表示恭谨地陈述真诚的心意。清·多尔衮《致史可法书》:“敬布腹心,伫闻明教,江天在望,延跂为劳。”
gōng dào zǒng zài rén xīn公道总在人心公道:公正的道理。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。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0回:“人家听了,也只有再三劝慰;说什么公道总在人心。”
rén xīn huàn lí人心涣漓形容人心不齐。《清史稿·锡良传》:“似是而非,财力凋敝,人心涣漓,九年立宪,终恐为波斯之续。”
gān xīn qíng yuàn甘心情愿出于自愿;毫不勉强。甘心:心里乐意。宋 王明清《摭青杂说 项四郎》:“此事儿甘心情愿也。”
kū jīng jiū xīn刳精鉥心极言用心劳苦。
xīn cū dǎn dà心粗胆大心地粗疏,胆子很大。形容野心勃勃,肆无忌惮。亦作“心粗胆壮”。元·石德玉《秋胡戏妻》第四折:“这厮便倚强凌弱,心粗胆大,怎敢来俺庄上。不由的忿气夯胸膛。”
shàng xià tóng xīn上下同心上下一心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七章:“自成虽然新遭大败,但此人百折不挠,锐意进取,加之重要将领均在,上下同心,亲密无向,又善于整饬军纪,救民之急,所以只要他喘息一下,重振旗鼓不难。”
gān xīn fū yuè甘心鈇钺甘心:情愿;鈇钺:同“斧钺”,古代军法杀人的斧子。指甘受刑罚。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献饭》:“谁肯再甘心鈇钺,来奏君王!”
wàn zhòng yī xīn万众一心千万人一条心。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。清 金安清《洋务宜遵祖训,安内攘外,自有成效说》:“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上下联络,万众一心。”
zhēn xīn chéng yì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,没有虚假。元·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:“常言道海深须见底,各办着个真心实意。”
qìn rén xīn pí沁人心脾沁:渗入;心脾:指人的心脏喻指内心。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畅。多用于比喻文艺作品或乐曲清新、爽朗给人以美好的感受。清 王士禛《带经诗话》:“予谓五六句最沁人心脾。”
yǔ zhòng xīn cháng语重心长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清 洛日生《海国英雄记 回唐》:“叹别离苦况,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。”
xīn ruò sǐ huī心若死灰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。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。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若然者,正肝胆,遗耳目,心志专于内,通达耦于一,居不知所为,行不知所之,浑然而往逯然而来,形若槁木,心若死灰。”
chéng yì zhèng xīn诚意正心诚:真心实意;正:纠正。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大学》:“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。”
gē gǔ zhī xīn割股之心割股:割下自己的大腿肉。为了治好病人,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。原是封建阶级所宣扬的一种愚孝行为。后泛指医家全心全意为病人诊治。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四回:“医家有割股之心。”
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非常想做;可是力量不够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里仁》:“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?我未见力不足者,盖有之矣,我未之见也。”
kū nǎo jiāo xīn枯脑焦心谓竭尽心力。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<云南杂志>》:“是留东同人枯脑焦心日夜经营者也。”
kǒu shì xīn miáo口是心苗犹言为心声。元·白朴《梧桐雨》第四折:“氤氲篆烟袅,昏惨剌银灯照。玉漏迢迢,才是初更报。暗觑清霄,盼梦里他来到。却不道口是心苗,不住的频频叫。”
xīn shàng xīn xià心上心下形容心神不安。巴金《家》二三:“觉新连忙到房里去把信写好,叫袁成送去。但是这也还不能使众人安心。众人还是心上心下的,害怕送信的袁成还没有回来,一连兵就开进来了。”
yī xīn wú èr一心无二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,没有杂念。《旧唐书 张巡传》:“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,一心无二,经年乏食,忠义不衰。”
xīn luàn rú má心乱如麻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。形容心里十分烦乱。宋 王思明《山居二首(其二)》:“随缘随份是生涯,莫使身心乱似麻。”
xīn fú kǒu fú心服口服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先秦 庄周《庄子 寓言》:“利义陈乎前,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。使人乃以心服,而不敢蘁立,定天下之定。”
xióng xīn bào dǎn熊心豹胆比喻非常胆大。元 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三折:“老元帅!我有熊心豹胆,怎敢掩藏着赵氏孤儿。”
xīn cún jiè dì心存芥蒂芥蒂:本指细小的梗塞物,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。指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。汉 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,曾不芥蒂。”
yī mén xīn sī一门心思一心一意。孙华炳《重赏之下》:“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,什么也不顾了,一门心思钻研起来。”
zuǐ tián xīn kǔ嘴甜心苦说话和善,居心不良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5回:“‘嘴甜心苦,两面三刀’,‘上头一脸笑着,脚下就使绊子’,‘明是一盆火,暗是一把刀’,他都全占了。”
gé miàn quān xīn革面悛心见“革面洗心”。唐·刘禹锡《代谢赴行营表》:“以忠义感胁从之伍,以含弘安反侧之徒。革面悛心,期乎不日。”
xíng gǎo xīn huī形槁心灰槁:枯干。形容身体消瘦不堪,心境极为冷漠,毫无生气。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 旧闻 席氏多贤》:“今生已被虏,人被杀,儿孤妇寡,饥寒交迫,形槁心灰,虽生亦犹死也。”
rén xīn huáng huáng人心皇皇见“人心惶惶”。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回:“今人心皇皇,见太叔势大力强,尽怀观望。”
xīn bìng hái xū xīn yào yī心病还须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,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。
yán wéi xīn shēng言为心声言:语言。语言是表达内心活动的声音。指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。汉 扬雄《法言 问神》:“故言,心声也;书,心画也。声画形,君子小人见矣。”
zhī rén zhī miàn bù zhī xīn知人知面不知心旧时俗语。指认识一个人容易,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。元 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第二折:“哥也,知人知面不知心,你道无二心呵。”
sǐ xīn yǎn ér死心眼儿固执拘泥,想不开。比喻性情固执,或者遇事想不开的人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0回:“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,单他有这个不成?二爷也死心眼儿了!”
xīn yǒu líng xī心有灵犀灵犀:灵兽犀牛。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。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。唐·李商隐《无题》诗: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”
xīn bǐ tiān gāo心比天高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霁月难逢,彩云易散。心比天高,身为下贱。”
huí xīn xiàng shàn回心向善回心:转过心意。转变念头,转归善良。宋·任伯雨《论章惇蔡卞》:“如卞在朝,人人惴恐,不敢回心向善。”
tiě xīn shí cháng铁心石肠犹言铁石心肠。宋·苏轼《牡丹记叙》:“然鹿门子常怪宋广平之为人,意其铁心石肠,而为《梅花赋》,则清便艳发,得南朝徐庾体。”
quán yù xūn xīn权欲熏心权力的奢望迷住了心窍。
tòu gǔ suān xīn透骨酸心形容极度伤心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她自己心中,以有一腔的弥天恨事,透骨酸心。
xīn chí shén wǎng心弛神往弛:心神向往。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。形容一心向往。宋 欧阳修《祭杜公文》:“系官在朝,心往神驰,送不临穴,哭不望帷。”
píng xīn jìng qì平心静气心情平稳;态度冷静;不鲁莽行事。宋 吕本中《官箴》:“又如监司郡守严刻过当者,须平心定气与之委曲详尽,使之相从而后已。”
shēn xīng jiāo cuì身心交瘁身体和精神都过度疲劳。石三友《金陵野史 谭鑫培的“绝唱”》:“因为身心交瘁的谭鑫培自此便一病不起,匝月之间,与世长辞。”
xīn yān rú gē心焉如割焉:语助词。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。形容心情极为痛苦。《晋书·海西公纪》:“但未亡人不幸,罹此百忧,感念存没,心焉如割。”
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,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。刘波泳《秦川儿女》第一部第二章:“身在曹营心在汉,他就是上马金,下马银,也别想把我买动。”
shǔ xīn láng fèi鼠心狼肺形容心肠阴险狠毒。清·郑燮《后孤儿行》:“丈丈翁,得钱归,鼠心狼肺,侧目吞肥,千谋万算伏危机。”
méi tóu yī zòng,jì shàng xīn lái眉头一纵,计上心来形容一下子想出了一个计策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王四只管叫苦,寻思道:‘银子不打紧,这封回书却怎生好!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?’眉头一纵,计上心来。”
shè xīn chǔ lǜ设心处虑见“设心积虑”。清·陈忱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八年》:“以此知创业之人,设心处虑,必有过人者。”
rì duǎn xīn cháng日短心长时间少,心里想要做的事情多。谓心愿一时难以实现。清·黄宗羲《与李杲堂陈介眉书》:“惟是旦中生平之志,不安于九品之下中,故铭言日短心长,身名就剥,所以哀之者至矣。”
gōng xīn wèi shàng攻心为上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。晋 习凿齿《襄阳记》:“夫用兵之道,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;心战为上,兵战为下。”
dān xīn rú gù丹心如故丹心:忠心。仍如已往一样忠心耿耿。
rén xīn dà kuài人心大快快:痛快。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,使大家非常痛快。明 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 立枷》:“东山受恩反噬,其罪盖浮于诸龙光。当时人心大快,佐以此得缙绅闻声,然亦不云立枷。”
yǎn tiào xīn jīng眼跳心惊眼皮跳动,内心惊恐。形容感到不安、害怕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5卷:“好生奇怪,吓得眼跳心惊,把个舌头伸出,半晌还缩不进去。”
sǐ xīn luò dì死心落地犹死心塌地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安公子这几个头,真是磕了个死心落地的。”
yì luàn xīn máng意乱心忙犹心忙意乱。
xīn jīng dǎn shè心惊胆慑慑:恐惧。指人内心惊惧害怕。《敦煌变文集·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》:“怀中履孝,道广德新,合力义亏,仁者心惊胆慑。”
qiē lǐ huì xīn切理会心犹切理厌心。宋·叶适《太学博士主君墓志铭》:“江淮士人零落,既闻君讲说,切理会心,坐席皆满。”
tóng xīn hé yì同心合意同“同心一意”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朕嘉与君同心合意,庶几有成。”
yī xīn yī dé一心一德大家一条心,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。《尚书 泰誓中》:“乃一德一心,立定厥功,惟克永世。”
lù lì yī xīn戮力一心戮力:并力,合力。指齐心协力。清 薛福成《筹洋刍议 边防》:“中国筹边之要,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,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。”
tóng xīn wèi mǐn童心未泯泯:泯灭。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。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。宋·陆游《园中作》:“花前自笑童心在,更伴群儿竹马嘻。”
xiàng xīn shì yì像心适意随心所欲。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八回:“[畔房小姐]自恃是太师爷的女儿,凡事像心适意,敢作敢为。”
xīn wú èr yòng心无二用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。指做事必须专心;注意力不能分散。北齐 刘昼《新论 专学》:“使左手画方,右手画圆,令一时具成,虽执规矩之心,回剟劂之手,而不能成者,由心不两用,则手不并运也。”
xǐ xīn gé yì洗心革意革:改变。洗去邪恶的想法,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。《周书·苏绰传》:“凡诸牧守令长,宜洗心革意,上承朝旨,下宣教化矣。”
dào xīn shī tú悼心失图悼:哀悼,悲痛;失:失去,丧失;图:意图,主张。因内心哀痛而失去主张。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七年》:“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,社稷之不皇,况能怀思君德。”
zuò zéi xīn xū做贼心虚做贼的人心里虚。比喻做坏事的人疑神疑鬼;心神不安。宋 释悟明《联灯会要 重显禅师》:“却顾侍者云:‘适来有人看方丈么?’侍者云:‘有。’师云:‘作贼人心虚。’”
míng xīn jiàn xìng明心见性①佛教语。谓屏弃世俗一切杂念,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(即佛性)。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0回:“却说三藏坐在林中,明心见性,讽念那《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,忽听得嘤嘤的叫声‘救人’。”
xīn huā nù fàng心花怒放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。形容极其高兴。怒放:盛开。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只他这一番言语举动,便把个舅爷骗得心花怒放。”
dī xīn xià yì低心下意谓小心谨慎、专注不移。《朱子语类》卷四四:“下学是低心下意做,到那做得超越,便是上达。”
yú xīn yuè mù娱心悦目娱、悦:使愉快。使心情愉快,耳目舒畅。秦·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所以饰后宫,充下陈,娱心意,说耳目者,必出于秦然后可。”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直取其清淡雅论,剖玄析微,宾主往复,娱心悦耳,非济世成俗之要也。”
jiǎn zài dì xīn简在帝心指能被皇帝所知者。《论语 尧曰》:“帝臣不蔽,简在帝心。”
qí xīn yī lì齐心一力同“齐心协力”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臧洪传》:“凡我同盟,齐心一力,以致臣节,陨首丧元,必无二志。”
tuán xīn yī zhì抟心壹志见“抟心揖志”。清·曾国藩《湘乡县宾兴堂记》:“入无仰事俯畜之累,出无金尽裘敝可怜之色,抟心壹志,以道于君子之道。”
dào xīn jí shǒu悼心疾首心里伤感,头部疼痛。形容悲痛到了极点。《旧唐书·田布传》:“况其临命须臾,处之不挠,载形章表,益深衷悃,问使发缄,悼心疾首。”
kū xīn diāo shèn刳心雕肾犹言刻骨铭心。表示强烈的情感。
miàn shì xīn fēi面是心非谓表面上是一套,心底里又是一套,表里不一。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9回:“从来人面是心非,如何保得到底!”
kōu xīn wā dǎn抠心挖胆抠:挖。把心胆都挖出来。形容待人诚心诚意。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四回:“罪过!罪过!照这种抠心挖胆的待你,不想出在堂名中人。”
liǎng yì sān xīn两意三心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。形容犹豫不决或意见不坚定。许地山《无法投递之邮件》:“似怕人知道我们曾相识,两意三心,把旧时的好话都撇在一边。”
xǐ xīn dí lǜ洗心涤虑抛弃一切不好的想法。宋 苏轼《策略二》:“而天下皆洗心涤滤,以听朝廷之所为。”
dòng pò jīng xīn动魄惊心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清 姚衡《寒秀草堂笔记》第三卷:“秀水所称,光彩焕发,动魄惊心。”
qiè chǐ tòng xīn切齿痛心切齿:咬紧牙齿;痛心:形容心中极恨。形容愤恨到极点。《战国策 燕策三》:“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。”《史记 刺客列传》:“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。”
cái dà xīn xì才大心细才:才能。才能很高,思考细密。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10回:“加写‘才大心细,能负责任’两考语。”
mù tiāo xīn yuè目挑心悦眉眼传情,两心相悦。明·汪道昆《高唐梦》:“说甚么目挑心悦;便教他毛嫱、西子,总非同列。”
tóng xīn tiě dǎn铜心铁胆形容人的意志坚定。明·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二折:“秀才每自古眼睛馋,不似这里忒铜心铁胆。”
guì mù chù xīn刿目怵心刿:刺伤;怵:惊动。指触目惊心。清 包世臣《再与杨季子书》:“至于秦汉之文,莫不洞达駘宕,刿目怵心。”
gōng dào zì zài rén xīn公道自在人心公道:公正的道理;自:自然。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。陆士谔《续孽海花》第60回:“骑在马上,自言自语道:‘公道自在人心,也不枉我的一番心力了。’”
jīng xīn pò dǎn惊心破胆谓内心十分震惊、恐惧。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三式》:“故凡欲变风改俗者,其行赏罚也,必使是惊心破胆,民乃易视。”
qīng xīn shěng shì清心省事心地清净,俭省事情。宋·陆游《上殿札子》:“人君与天同德,惟当清心省事,淡然虚静,损之又损,至于无为。”
yī dé yī xīn一德一心德:心意。大家一条心,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。《尚书 泰誓中》:“乃一德一心,立定厥功,惟克永世。”
yǐ xīn chuán xīn以心传心佛教禅宗用语。指离开语文文字而以慧心相传授。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·行由品》:“法则以心传心,皆令自悟自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