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shén chì diàn jī神抶电击 | 谓如神电之笞击。喻进击疾速。 | 汉·扬雄《羽猎赋》:“壁垒天旋,神抶电击。” |
jū shén qiǎn jiàng拘神遣将 | 拘:拘使。指力量无穷。神通广大,能指挥天兵天将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4回:“芳官竟是个狐狸精变的,就是会拘神遣将的符咒也没有这么快。” |
shén guǐ bù cè神鬼不测 | 神灵鬼怪都不能揣度。极言事情的隐秘奇异。亦作“神鬼难测”。 | 元 郑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三折:“贤士展神鬼不测之机,兴一旅之师,辅佐公子,以成大事。”元 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若论我腹中的兵书,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,有捉鼠拿猫之法。” |
guǐ shén bù cè鬼神不测 | 测:猜想,估计。鬼神也预料不到。形容极其神奇奥妙。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9回:“瑜骇然曰:‘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、鬼神不测之术!” |
shén lóng jiàn shǒu神龙见首 | 清赵执信《谈龙录》:“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,曰:‘诗如龙然,首尾爪角鳞鬣,一不具,非龙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诗如神龙,见其首不见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,安得全体?’”后以“神龙见首”指诗文跌宕多姿。 | 清·赵执信《谈龙录》:“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,曰:‘诗如龙然,首尾爪角鳞鬣,一不具,非龙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诗如神龙,见其首不见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,安得全体?’” |
nèi jiù shén míng内疚神明 | 内疚:内心感到惭愧不安;神明:神祗。指做错了事,内心感到不安。 |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30回:“许衡灭宋,死后犹不欲请谥立碑,盖内疚神明,无不惭德。” |
yí guǐ yí shén疑鬼疑神 | 怀疑有神怪,魔鬼。①形容疑心太重,胡乱猜疑。亦作“疑神疑鬼”、“疑人疑鬼”、“疑神见鬼”。②形容事物神秘离奇,令人难以捉摸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如今安公子正在个疑鬼疑神的时候,遇见了这等一个神出鬼没的脚色。” |
xīn chí shén wǎng心弛神往 | 弛:心神向往。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。形容一心向往。 | 宋 欧阳修《祭杜公文》:“系官在朝,心往神驰,送不临穴,哭不望帷。” |
kāo yú shén mǎ尻舆神马 | 同“尻轮神马”。 | 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,以神为马,予因以乘之,岂更驾哉。”成玄英疏:“尻无识而为轮,神有知而作马,因渐渍而变化,乘轮马以遨游,苟随任以安排,亦于何而不适者也。” |
lóng guǐ shé shén龙鬼蛇神 | 喻奇诡怪僻。 | 清·钱谦益《列朝诗集小说·铁崖先生杨维桢》:“所作古乐府辞,隐然有旷世金石声,又时出龙鬼蛇神,以眩荡一世之耳目。” |
shén nù mín tòng神怒民痛 | 痛:恨。天神愤怒,百姓痛恨。形容因作恶多端,引起极大愤怒。 | 西汉·晏婴《晏子春秋·外篇》:“不思谤讟,不惮鬼神,神怒民痛,无悛于心。” |
xīn dòng shén chí心动神驰 | 心神向往。形容思慕情深,难以自持 | 明·陆采《怀香记·兰闺复命》:“自从窥见韩生之后,心动神驰,眠思梦想。” |
kāo lún shén mǎ尻轮神马 | 以尻为车而神游。指随心所欲遨游自然。 | 元 刘壎《隐居通议 骈俪三》:“尻轮神马,偏从尘外遨游。” |
shén bù fù tǐ神不附体 | 形容心神不定。 | 元·白朴《东墙记》第一折:“早是身体不快,又遇着这等人物,教我神不附体,何时是可也。” |
guǐ fǔ shén gōng鬼斧神工 | 像是鬼神所为。形容技艺精湛高超;几乎不为人力所及。 | 清 屈大均《端州访研歌和诸公》:“年来岩底采无余,鬼斧神工多得髓。” |
xū rán ruò shén须髯若神 | 指胡须长得很美,如同神人。 | |
duàn shì rú shén断事如神 | 断:判断。形容判断事情非常准确。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五回:“因此人人皆知包公断事如神,各处传扬。” |
shén tōng guǎng dà神通广大 | 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广大无边。现形容本领高超;无所不能。 | 《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》:“师曰:‘你神通广大,去必无妨。’” |
xīn dàng shén yáo心荡神摇 | 谓神魂颠倒,不能自持。亦谓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。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8回:“猛然一见,不觉心荡神摇,精魄已失。” |
jīng shén dǒu sǒu精神抖擞 | 抖擞:振奋的样子。精神振作。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》:“(僧)问:‘光吞万象从师道,心月孤圆意若何?’师曰:‘抖擞精神着。’” |
shén jīng guǐ pà神惊鬼怕 | 让神仙吃惊,让鬼神害怕。形容人的武艺勇猛过人,也指让人十分惊惧。 | 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1回:“那士信足智多谋,熟于兵法,人号为‘小张飞’,使有一条铁鞭,神惊鬼怕。” |
xíng huà rú shén行化如神 | 行动变化之快速就像神仙。形容行动变化快得出奇。 | 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》:“当今陛下临制海内,一齐天下,口虽未言,声疾雷电,令虽未发,行化如神。” |
shén qíng bù shǔ神情不属 | 犹言心不在焉。 | 茅盾《幻灭》:“虽然谈话换了方向,静还是神情不属地随口敷衍。” |
mèng wǎng shén yóu梦往神游 | 往:归向,向往。做梦也在向往思念。 | 夏衍《也谈戏剧语言》:“抛开自己,以这个角色自居,梦往神游,设身处地,再考其关目,试其声音,然后把最准确、最传神的台辞‘直书’下来。” |
shén mó miào suàn神谟庙算 | 指神奇的谋略和计划。 | 明·归有光《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五道·第四问》:“而圣人独禀全智,功高万古,神谟庙算,有非他人所能赞其万一者。” |
rǎn shén kè gǔ染神刻骨 | 犹铭心刻骨。谓感受深切。 | 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》:“苏黄字迹,亦所矜赏,谓‘二公翰墨,片言只字,皆未名之宝,百不为多,一不为少。’是遗山之于苏黄,可谓染神刻骨矣。” |
dòng tiān dì,qì guǐ shén动天地,泣鬼神 | 动:感动;泣:低声哭。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。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。 | 清·汪琬《烈妇周氏墓表》:“然则匹妇虽微,及其精诚所激,往往动天地,泣鬼神,何可忽也?” |
shén bù zhī,guǐ bù jué神不知,鬼不觉 |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,没有被人发觉。 | |
shén yí xīn kuàng神怡心旷 | 精神愉悦,心胸开阔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1回:“不一时,只听得箫管悠悠,笙笛并发;正值风清气爽之时,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,自然使人神怡心旷。” |
shén lóng mǎ zhuàng神龙马壮 | 喻身体健壮、气宇轩昂。 | 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那时候,一个个青年人都是神龙马壮,气吞牛斗。” |
chū shèng rù shén出圣入神 | 谓神奇高妙。 | 明·李贽《四书评·孟子·尽心下》:“中问六语最吃紧,正是出圣入神真口诀,凡具善信根基者佩服之。” |
yí shén jiàn guǐ疑神见鬼 | 形容非常多疑。同“疑神疑鬼”。 | 茅盾《霜叶红似二月花》五:“少见多怪,一点点儿眉毛大的事儿,就疑神见鬼似地!” |
shén sè yí rán神色怡然 | 怡然:安适愉快的样子。心情愉快,面色安祥。 | 《新五代史·死事传·孙晟传》:“晟终不对,神色怡然,正其衣冠南望而拜。” |
shén dòng sè fēi神动色飞 | 神:精神;色:脸色。脸上的表情极其生动焕发。 | 明·王錂《春芜记·宸游》:“妯本巫山神女,适见楚国襄王,资妾往事,遂尔神动色飞。” |
shén qū guǐ ào神区鬼奥 | 指神奇深幽的地方。 | 明·归有光《书斋铭》:“夫莽苍之际,小丘卷石,古树数株,花落水流,令人深思爽然,况天闭地藏,神区鬼奥邪!” |
shén yáo mù xuàn神摇目眩 | 摇:摆动;眩:眼花。眼花缭乱,心神不定。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。 | 清·陆次云《费宫人传》:“每升御坐,辄神摇目眩,见白衣人长数丈者在前立。” |
shén fēi qì yáng神飞气扬 | 精神振奋,意气昂扬。 | 清·李渔《蜃中楼·义举》:“大丈夫见义即为,还拣甚么日子,叫左右带马过来,我神飞气扬,这叫做当仁见义无谦让。” |
qiú shén bài fó求神拜佛 | 礼拜神仙,请求保佑。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3卷:“有一富民姓严,夫妻两口儿过活,三十岁上无子,求神拜佛,无时无处不将此事挂在念头上。” |
bǐng qì níng shén屏气凝神 | 屏气:抑制呼吸;凝神:凝聚精神。忍住呼吸;聚精会神。 | 清 刘鄂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愈唱愈低,愈低愈细,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。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,不敢少动。” |
shén yùn guǐ shū神运鬼输 | ①形容运输迅疾。②以喻偷漏。 | 宋·陆游《洞霄宫碑》:“一旦告成,金碧之丽光照林谷,钟磬之作声摩云霄,见者疑其天降地涌而神运鬼输也。” |
yán shì ruò shén言事若神 | 言:说。预言事情像神仙一样灵验。 | 唐·皇甫氏《原化记·郗鉴》:“老先生又归室,闭其门,蛪习《易》逾年,而日晓占候布卦,言事若神。” |
shén nù rén qì神怒人弃 | 弃:抛弃。指罪大恶极,以至天神震怒,被百姓抛弃。 | 唐·柳泽《论时政书》:“权侔人主,威震天下,然怙侈灭德,神怒人弃。” |
shén yí xīn zuì神怡心醉 | 怡:安适愉快。精神愉快,内心陶醉。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7回:“听到后边,一回儿像尽是歌声,一回儿像尽是笛声,真听得神怡心醉。” |
qián shén hēi guī潜神嘿规 | 专心谋划。 |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魏明帝青龙元年》:“愿陛下抑威任计,暂宁六师,潜神嘿规,以为后图。” |
shén shù miào jì神术妙计 | 神妙莫测的计谋。 | 明·无名氏《阴山破虏》第一折:“今索请李靖军师,至边关用神术妙计可除番虏也。” |
jìng ruò shén míng敬若神明 | 神明:神的泛称。像敬重神一样尊敬对方。 |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十四年》:“民率其君,爱之如父母,仰之如日月,敬之如神明,畏之如雷霆。” |
shén liú qì chàng神流气鬯 | 精神气息流畅通达。 | 明·张居正《辛未会试程策·第一问》:“夫弈叶承平,法守已定,庶事循习,玩猲易生,而君臣之相与如此,是以神流气鬯,天地太和。” |
shén jī miào suàn神机妙算 | 形容预料准确;善于估计形势;决定策略。 | 宋 赵佶《念奴娇》:“妙算神机,须信道,国手都无勍敌。” |
jīng yì rù shén精义入神 | 精研事物的微义,达到神妙的境地。 | 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龙蛇之蛰,以存身也。精义入神,以致用也。” |
shén méi guǐ yǎn神眉鬼眼 | 形容面部装出怪模样。 | 老舍《赵子曰》第九:“不!我赶紧回学校去作成我的《观剧杂感》呢!再见,赤色的老赵!”周少濂把八卦赗戴上,神眉鬼眼的往外走。” |
ān mǎ láo shén鞍马劳神 | 见“鞍马劳顿”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0回:“也未见胜败,众位尊兄,鞍马劳神不易。” |
xià bǐ rú shén下笔如神 | 指写起文章来,文思奔涌,如有神力。形容文思敏捷,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。 | 《旧唐书 陆贽传》:“其于议论应对,明练理体,敷陈剖判,下笔如神,当时名流,无不推挹。” |
zuò guǐ zuò shén做鬼做神 | 鬼鬼祟祟;使用欺骗的手段。 |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商议定了,做鬼做神,来弄送我。” |
bù lù shén sè不露神色 | 神色:态度,神情。内心活动不在脸色上流露,以防别人觉察 | 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:“南飞生不露神色,只是两手微颤,龙树古坦然的和别的会员说闲话,像没有看见选举结果似的。” |
yí jīng yǎng shén颐精养神 | 见“颐养精神”。 | 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郑冲传》:“公宜颐精养神,保卫太和,以究遐福。” |
jìng guǐ shén ér yuǎn zhī敬鬼神而远之 | 敬之而不亲近之意。指对某些人所持的一种态度,即不愿理睬他,又怕得罪他,对他客客气气,绝不接近。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务民之义,敬鬼神而远之,可谓知矣。” |
jù jīng níng shén聚精凝神 | 聚:集合,会集。形容专心致志,注意力高度集中。 | 冰心《寄小读者》:“忆起昨夜那些小孩子,接过礼物攒三集五,聚精凝神,一层层打开包裹的光景。” |
shén shū yù lěi神荼郁垒 | 二神名。传说能治恶鬼,后世奉为门神。 | 《山海经》:“上有二神人,一曰神茶,一曰郁垒,主阅领万鬼。” |
shén miào mò cè神妙莫测 | 莫测:不能揣测、估量。形容奇妙到极点。 | 刘白羽《长江三日》:“峡中,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,数步之隔,这边是阳光,那边是云雾,真是神妙莫测。” |
shén ér míng zhī神而明之 | 指表面玄妙的事理。 |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化而裁之,存乎变;推而行之,存乎通;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。” |
xīn róng shén huì心融神会 | 融:融合。心神融会贯通,领悟明白。 |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石霜园禅师法嗣》:“乃宵遁瑞州九峰,恍若旧游,眷不忍去,遂落发。每阅经,心融神会。” |
guǐ shǐ shén chāi鬼使神差 | 鬼神暗中支配着。比喻行动不由自主;事出意外。 | 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四折:“也不是提鱼穿柳欢心大,也不是鬼使神差。” |
shén miè xíng xiāo神灭形消 | 指死亡。 |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:“夫神灭形消,遗声余价,亦犹蝉壳蛇皮,兽迒鸟迹耳。” |
xīn kuàng shén fēi心旷神飞 | 犹言心境愉悦,飘飘欲仙。 |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道士》:“二人心旷神飞,不觉醺醉。” |
shén zēng guǐ yàn神憎鬼厌 | 憎:憎恨;厌:讨厌。连鬼神都讨厌。形容十分让人憎恨讨厌。 |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那恶毒的老太婆虽然神憎鬼厌,可她却具有一种特殊的权利,她能够叫焦仲卿和刘兰芝分开。” |
shén zhàn gǔ hán神湛骨寒 | 形容危惧。 | 明·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闽游日记后》:“门在山坳间,不甚轩豁,而森碧上交,清流出其下,不觉神湛骨寒!” |
xīn yí shén kuàng心怡神旷 | 同“心旷神怡”。 |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〈泰和记·刘苏州席上写风情〉》:“幸青皇肯怜,故红妆相向,心怡神旷。”明·张居正《游衡岳后记》:“及登衡岳,览洞壑之幽邃,与林泉之隈隩,虑澹物轻,心怡神旷。” |
shén chū guǐ rù神出鬼入 | 出:出现。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。形容出没无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。 | 《淮南子 兵略训》:“善者之动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 |
shén qì zì ruò神气自若 | 自若:如常。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,神情不变。 | 《晋书·庾亮传》:“冰神气自若,曰:‘是必虚妄。’” |
dà xiǎn shén tōng大显神通 | 神通:原为佛教用语;指无所不能的力量;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。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。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9回:“他三人辞了师父,在城外大显神通。” |
miào cè rú shén妙策如神 | 形容计策非常高超。 | |
yōu rán shén wǎng悠然神往 | 悠然:遥远的样子;神往:一心向往。形容心神似乎要飞到某个地方。 | 钱杏邨《死去了的阿Q时代》:“读这一段,使我们悠然神往。” |
rén féng xǐ shì jīng shén shuǎng人逢喜事精神爽 | 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。 | 清 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七回:“人逢喜事精神爽,闷向心来瞌睡多。” |
liù shén wú zhǔ六神无主 | 六神:道家指主宰人心、肺、肝、肾、脾、胆的神;无主:没有主意;不知如何是好。形容心慌意乱;惊慌失措。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吓得知县已六神无主,还有甚心肠去吃酒。” |
mán shén xià guǐ瞒神唬鬼 | 瞒:隐瞒实情。又欺骗又暗中捣鬼 | 元·杨景贤《西游记》第二本第十出:“这厮瞒神唬鬼,钢筋铁骨,火眼金睛。” |
jīng shén huàn sàn精神涣散 | 精神:神志,心神;涣散:分散,散漫。形容精神分散不集中。 | 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第14卷:“精神涣散,离其躬身。” |
xián shén yě guǐ闲神野鬼 | 迷信指流散的鬼神。多比喻不务正业,到处游逛,寻事生非的人。 |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9卷:“有我们这样老无知老禽兽,不守本分,惯一招引闲神野鬼,上门闹吵。” |
quán shén guàn zhù全神贯注 | 贯注:集中在一点。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。 |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人事太忙,不许我们全神贯注,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。” |
xīn ān shén tài心安神泰 | 泰:通畅,平安。心神安宁,泰然自若。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100回:“诵得久了,狄希陈口内常有异香喷出,恶梦不生,心安神泰。” |
shén móu miào cè神谋妙策 | 策:计策。神妙莫测的计策。 | 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天涯知己》:“元帅神谋妙策,周悉无遗。” |
shén lái zhī bǐ神来之笔 | 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。形容作品、文句精彩。 |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7回:“这三张东西,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,真是神来之笔。” |
shén zhì zhī bǐ神至之笔 | 形容艺术作品的技法非常奇妙。 | 清·侯方域《倪云林十万图记》:“其皱擦勾斫、分披纠合,无一不备神至之笔,岂可以一律论耶!” |
niǎn shén niǎn guǐ捻神捻鬼 |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。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1卷:“婆婆捻神捻鬼的叫噤声!” |
qiáo shén cuì lì憔神悴力 | 谓竭尽心力。 | 清·曾国藩《送刘椒云南归序》:“又将有他说者出,为群意气之所会,则又憔神悴力而趋之。” |
shén hún shī jù神魂失据 | 神魂:神志;据:依托。形容神志失去常态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1回:“是夜多浑虫醉倒在坑,二鼓人定,贾琏便溜进来相会,一见面早已神魂失据!” |
gù pàn shén fēi顾盼神飞 | 左右顾视,目光炯炯,神采飞扬。 | 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第二个削肩细腰,长挑身材,鹅蛋脸儿,俊眼修眉,顾盼神飞,文彩精华,见之忘俗。” |
shén ér míng zhī,cún hū qí rén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 | 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,在于各人的领会。 | 《易·系辞上》:“纪而裁之,存乎变;推而行之,存乎通;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。” |
sàng mén shén丧门神 | 指专管死丧哭泣的凶神,比喻给人带来晦气的人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7回:“山上有个强人,平生只好杀人,世人把他比做丧门神,姓鲍名旭。” |
shén lóng shī zhì神龙失埶 | 喻失去权位。埶,同“势”。 | |
shén sè zhāng huáng神色张皇 | 张皇:惊慌,慌张。指在紧急的情况下,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,失去常态。同“神色仓皇”。 | 清 张春帆《九尾龟》第七十六回:“正在无可奈何,只听得楼梯上一阵脚步声音,当差的已经回来,和那先去的李升一同走了进来,神色张皇,满头流汗。” |
shén jiān jù huá神奸巨猾 | 见“神奸巨蠹”。 | 邹韬奋《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》:“过去政府虽有所惩治,然仅窃钩者诛耳,神奸巨猾未损毫末。” |
shén shèng gōng qiǎo神圣工巧 | 中医对望、闻、问、切四种方法的别称。 | 《难经·神圣工巧》:“望而知之谓之‘神’,闻而知之谓之‘圣’,问而知之谓之‘工’,切脉而知之谓之‘巧’。” |
shén chà guǐ qiǎn神差鬼遣 | 同“神差鬼使”。 | 清·何刚德《春明梦录》上卷:“神差鬼遣,一似龚丈兵部资格专为周舍人效力也者,何其巧耶!” |
yíng shén sài huì迎神赛会 | 旧俗把神像抬出庙来游行,并举行祭会,以求消灾赐福。 | 元·杜仁杰《耍孩儿·庄家不识构阑》套曲:“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,往下觑却是人旋窝。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,又不是迎神赛社,不住的擂鼓筛锣。” |
xíng jù shén shēng形具神生 | 形:形体;神:精神。人的形体具备,精神随之产生。 | 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天职既立,天功既成,形具而神生,好恶喜怒哀乐臧(藏)焉,夫是之谓天情。” |
zuò shén zuò guǐ做神做鬼 | 指鬼鬼祟祟;使用欺骗的手段。 | 《红楼梦》第四七回:“既这么样,怎么不进来,以做神做鬼的?” |
yí shén yǎng xìng怡神养性 | 怡:使愉悦。让自己精神愉悦以保养本性。 | 明·归有光《上王中丞书》:“所以终日闭门,怡神养性。” |
shén nù mín yuàn神怒民怨 | 怨:怨恨。天神愤怒,百姓痛恨。形容因作恶多端,引起极大愤怒。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8回:“师旷退,谓羊舌肸曰:‘神怒民怨,君不久矣!’” |
mù xuàn shén mí目眩神迷 | 眩:眼花。眼花缭乱,心神不定。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。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回:“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,有金银的,五光十色,目眩神迷,顿时吓得出神。” |
yí shén yǎng shòu颐神养寿 | 见“颐性养寿”。 | 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永啸长吟,颐神养寿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