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jiǔ ròu péng yǒu酒肉朋友 | 在一起只是吃吃喝喝;可以同欢乐;而不能共患难的朋友。 | 元 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二折:“关云长是我酒肉朋友,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荆州来。” |
jiǔ ròu dì xiōng酒肉弟兄 | 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、不能共患难的朋友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8回:“哥哥放着常来的一班儿好酒肉弟兄,闲常不睬的是亲兄弟,今日才有事,便叫没捉处。” |
qǐ jiāng dé jiǔ乞浆得酒 | 讨杯水喝,却得到了酒。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。 | 唐 刘知幾《史通 书志》:“太岁在酉,乞浆得酒;太岁在巳,贩妻鬻子。” |
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杯酒释兵权 | 释:解除。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。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。 |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,加强中央集权统治,以高官厚禄为条件,解除将领们的兵权。 |
jiù píng xīn jiǔ旧瓶新酒 | 比喻旧形式,新内容的意思 | 茅盾《桂枝香·为商务印书馆八十周年纪念作》:“工商改造,旧瓶新酒,愿长芳冽。” |
gāo yáng jiǔ tú高阳酒徒 | 高阳:古乡名,在今河南杞县西南。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,对刘邦自称“高阳酒徒”。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走!复入言沛公,吾高阳酒徒也,非儒人也。” |
shǐ jiǔ zhàng qì使酒仗气 | 使:放任;仗:凭借,倚仗。指任性发酒疯。 | 《南史·沈庆之传》:“昭略字茂隆,性狂俊,不事公卿,使酒仗气,无所推下。” |
jiǔ wèng fàn náng酒瓮饭囊 | 犹言酒囊饭袋。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弹祢》:“荀彧犹强可与语,过此以往,皆木梗泥偶,似人而无人气,皆酒瓮饭囊耳。” |
shī jiǔ péng chái诗酒朋侪 | 侪:等辈,同类的人。作诗饮酒的朋友。同“诗朋酒友”。 | 明 叶宪祖《鸾鎞记》第二出:“同消遣,诗酒朋侪尽堪尽日盘桓。” |
jīn diāo shì jiǔ金貂贳酒 | 见“金貂换酒”。 | 宋·韦骧《减字木兰花·劝饮酒》词:“金貂贳酒。乐事可为须趁手。” |
bǎ jiǔ chí áo把酒持螯 | 手持蟹螯饮酒。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。 | 语出《晋书 毕卓传》:“卓尝谓人曰:‘得酒满数百斛船,四时甘味置两头,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,拍浮酒船中,便足了一生矣。’” |
jiǔ yǒu bié cháng酒有别肠 | 指酒量大小,与身材高矮无关。 |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后晋高祖天福七年》:“他日,又宴,侍臣皆以醉去,独维岳在。曦曰:‘维岳身甚小,何饮酒之多?’左右或曰:‘酒有别肠,不必长大。’” |
jiǔ lán kè sàn酒阑客散 | 阑:尽;客:客人。酒席完毕,客人归去。 | 清·张岱《祭秦一生文》:“至夜静灯残,酒阑客散,其于楹础之间,两目灿烂如岩下电者,非他人必一生也。” |
lǐ jiǔ bù shè醴酒不设 | 醴酒:甜酒。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。比喻待人礼貌渐衰。 | 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“可以逝矣!醴酒不设,王之意怠,不去,楚人将钳我于市。” |
jiǔ lán xìng jìn酒阑兴尽 | 阑:尽;兴:兴致,兴夸。酒宴完了,兴致也没了。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0回:“大家又与青雯谈了些海外的事情,彼酬此酢,不觉日红西斜,酒阑兴尽,诸客中有醉眠的,也有逃席的,纷纷离去。” |
jīn diāo huàn jiǔ金貂换酒 | 取下冠饰换美酒。形容不拘礼法,恣情纵酒。 | 《晋书 阮孚传》:“迁黄门侍郎、散骑常侍。尝以金貂换酒,复为所司弹劾,帝宥之。” |
xīn jiǔ jiù píng新酒旧瓶 | 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。 | 赵朴初《片石集·前言》:“尽管‘新酒旧瓶’之讥,在所难免,但主观愿望还是想依主席‘古为今用’的方针做一点推陈出新的工作。” |
shī jiǔ fēng liú诗酒风流 | 作诗饮酒。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,故称。 | 金·元好问《鹧鸪天》词:“身外虚名一羽轻,封侯何必胜躬耕。田园活计浑闲在,诗酒风流属老成。” |
qiān rì zuì jiǔ千日醉酒 | 喝了能醉一千天的酒。比喻好酒。 | |
huā mó jiǔ bìng花魔酒病 | 指沉湎于酒色。 | 元·曾瑞《哨遍·思乡》:“花解语,娇相并,旦暮花魔酒病。” |
zhǐ jiǔ jiā yáo旨酒嘉肴 | 旨:味美;嘉:好,美;肴:荤菜。指美酒好菜。 |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投壶》:“子有旨酒嘉肴,某既赐矣,又重以乐,敢辞!” |
zhī jī dǒu jiǔ只鸡斗酒 | 斗:酒器。准备好一只鸡,一壶酒。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,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。后也指招待来客。 | 汉·曹操《祀故太尉桥玄文》:“殂逝之后,路有经由,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,车过三步,腹痛勿怪。” |
shī péng jiǔ yǒu诗朋酒友 | 作诗饮酒的朋友。 | 明·冯惟敏《粉蝶儿·李争冬有犯》套曲:“但有个诗朋酒友共开尊,少不得倚玉偎香珠翠拥。” |
jiǔ hān ěr rè酒酣耳热 | 酣:酒喝得痛快。酒喝得正痛快;耳朵发热。形容酒兴正浓。 | 三国 魏 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每至觞酌流行,丝竹并奏,酒酣耳热,仰而赋诗,当此之时,忽然不自知乐也。” |
jiù píng zhuāng xīn jiǔ旧瓶装新酒 | 比喻用旧的形式来表现新的内容。 | 老舍《我怎样写通俗文艺》:“这八篇东西,都是用旧瓶装新酒办法写成的。” |
xuán jiǔ hù fǔ玄酒瓠脯 | 饮食只有清水和瓠干。比喻生活清苦。 | 晋·程晓《赠傅休奕》诗:“厥客伊何?许由巢父。厥醴伊何?玄酒瓠脯。” |
jiǔ lóng shī hǔ酒龙诗虎 | 见“酒虎诗龙”。 | 清·丘逢甲《饮镇平都司署赏菊为题宋人所画报捷图》诗:“粤水闽山文武会,酒龙诗虎主宾才。” |
jiǔ hān ěr shú酒酣耳熟 | 酒酣:饮酒尽兴而痛快。耳热:指面红过耳,非常兴奋。形容酒兴很浓,喝得痛快。 | |
ròu shān jiǔ hǎi肉山酒海 | 肉积得像山一样高,酒像海水一样多。形容丰盛的酒席。 | 三国·魏·曹植《与吴季重书》:“原举泰山以为肉,倾东海以为酒。” |
jiǔ náng fàn bāo酒囊饭包 | 见“酒囊饭袋”。 | 清·李渔《意中缘·卷帘》:“念区区酒囊饭包,又谁知生来命高,没生涯,终朝醉饱,都倚着那妖娆。” |
jiāng jiǔ huò ròu浆酒藿肉 | 见“浆酒霍肉”。 | 《宋书·周朗传》:“涂金披绣,浆酒藿肉者,故不可称纪。” |
dān sì hú jiǔ箪食壶酒 | 箪:盛饭竹器。一箪食,一壶酒。指少量饮食。 | 明 李东阳《中书舍人徐君寿六十序》:“今以箪食壶酒与人则终身不忘,惟天德帝力广大莫测,故有终身囿之而不知者。 |
dī jiǔ bù zhān滴酒不沾 | 一点酒也不喝 | 李云德《沸腾的群山》:“苏福顺平常是滴酒不沾。” |
shī péng jiǔ lǚ诗朋酒侣 | 见“诗朋酒友”。 | 元·无名氏《小孙屠》第二出:“且开怀,共诗朋酒侣欢宴。”明·刘兑《金童玉女娇红记》“诗朋酒侣,向此地游嬉。” |
xù jiǔ zī shì酗酒滋事 | 喝醉酒寻衅生事者。 | |
zhuó jiǔ yī bēi浊酒一杯 | 浊:浑浊。指酒质差而且有限,聊以自娱或排遣。 | 三国·魏·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浊酒一杯,弹琴一曲,志愿毕矣。” |
jiǔ hòu zhī yǒng酒后之勇 | 借着酒劲充当勇敢。 | |
chá yú jiǔ hòu茶余酒后 |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。 | 鲁迅《花边文学 考场三丑》:“人们在茶余酒后作为谈资的,大概是这一种。” |
jiǔ shí zhēng zhú酒食征逐 | 征:召唤;逐:追随。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请吃喝玩乐。 | 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,酒食游戏相征逐,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。” |
zūn jiǔ lùn wén樽酒论文 | 唐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诗:“何时一樽酒,重与细论文。”后遂以“樽酒论文”谓一边喝酒,一边议论文章。 | 唐·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诗:“何时一樽酒,重与细论文。” |
zhuó jiǔ fěi yáo浊酒菲肴 | 菲:微薄;肴:荤菜。浑浊的酒,微薄的菜肴。 | 元·无名氏《黄鹤楼》第三折:“今具浊酒菲肴……枉驾来临,城为周瑜万幸也。” |
shǐ jiǔ mà zuò使酒骂坐 | 见“使酒骂座”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灌夫为人,刚直使酒。……武安遂怒,劾灌夫骂坐不敬,系居室。” |
huáng gōng jiǔ lú黄公酒垆 | 垆:酒肆放置酒坛的土台子,借指酒店,酒馆。又见到了黄公开的那个酒馆。比喻人见景物,而哀伤旧友,或作为伤逝忆旧之辞。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:“王浚冲为尚书令,著公服,乘轺车,经黄公酒垆下过。顾谓后车客:‘……,今日视虽近,邈若山河。’” |
shǐ jiǔ mà zuò使酒骂座 | 亦作“使酒骂坐”。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,好使酒。一日,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。夫怒蚡傲慢无礼,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,其意实在蚡。蚡乃劾夫骂坐不敬。事见《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》。后因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、辱骂同席之人为“使酒骂座”。 | 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,好使酒。一日,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。夫怒蚡傲慢无礼,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,其意实在蚡。蚡乃劾夫骂坐不敬。事见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。 |
yǐ jiǔ sān fēn zuì倚酒三分醉 | 倚:倚仗。仗着喝点酒就装出醉态来。形容借一点因由,故意扩大事态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4回:“贾琏见了人,越发‘倚酒三分醉’,逞起威风来,故意要杀凤姐儿。” |
diāo qiú huàn jiǔ貂裘换酒 | 貂裘:貂皮做的大衣。用貂皮大衣换酒喝。形容宝贵者放荡不羁的生活。 | 宋 张辑《贺新郎 乙未冬别冯可久》:“且趁霜天鲈鱼好,把貂裘换酒长安市。” |
jiǔ suān bù shòu酒酸不售 | 酒已经变酸了,依然卖不出去。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、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,使国君受到蒙蔽。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。 | 《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》:“宋人有酤酒者,……着然不售,酒酸,怪其故,问其所知,问长者杨倩,……曰:\'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?\'曰:\'人畏焉。……,而狗迎龁之,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。” |
xián chá làng jiǔ闲茶浪酒 | 指没正经的吃喝、浪荡。 | 元·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三折:“咱与您做参辰卯酉,谁待吃这闲茶浪酒!” |
féi ròu dà jiǔ肥肉大酒 | 肥:富饶,富足;大酒:美酒。指美好丰盛的饮食 | 唐·杜甫《严氏溪放歌》:“费心姑息是一役,肥肉大酒徒相要。” |
jiǔ sè zhī tú酒色之徒 | 嗜酒好色的人。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以后相处的虽多,都是豪华之辈,酒色之徒,但知买笑追欢的乐意,哪有怜香惜玉的真心。” |
zài jiǔ wèn zì载酒问字 | 指人有学问,常有人登门求教。也比喻勤学好问。 | 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家素贫,嗜酒,人希至门。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。”又,“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。” |
jiǔ ròu xiōng dì酒肉兄弟 | 指酒肉朋友。 | 清 张南庄《何典》第二回:“这是前村催命鬼的酒肉兄弟,叫做破面鬼。” |
qiú jiāng dé jiǔ求浆得酒 | 浆:饮料。比喻所得过于所求。 | 唐 张鷟《朝野佥载》:“岁在申酉,求浆得酒。” |
féi ròu hòu jiǔ肥肉厚酒 | 肥:富饶,富足。指美好丰盛的饮食 |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本生》:“肥肉厚酒,务以自强,命之曰烂肠之食。” |
lǜ jiǔ hóng dēng绿酒红灯 | 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。 | 清 梁章钜《归田琐记 北东园日记诗》:“天伦乐事萃华堂,绿酒红灯夜未央。” |
chén miǎn jiǔ sè沉湎酒色 | 沉湎:沉迷。沉溺于酒和女人中间。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,毫无节制。 | 《尚书·泰誓上》:“沉湎酒色,敢行暴虐。” |
shī péng jiǔ chái诗朋酒侪 | 侪:辈。在一起写诗喝酒的朋友。 | 明·叶宪祖《鸾鎞记·论心》:“同消遣,诗朋酒侪尽堪尽月盘桓。” |
měi jiǔ jiā yáo美酒嘉肴 | 嘉:美好;肴:下酒的饭菜。指好酒好菜。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9卷:“是日同衙门官摆着公会筵席,特贺到任,美酒嘉肴,珍羞百味。” |
hòu jiǔ féi ròu厚酒肥肉 | 厚:浓厚。指丰盛的饮食 |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扬权》:“夫香美脆味,厚酒肥肉,甘口而病形。” |
shi jiǔ lín zhēn池酒林胾 | 《史记 殷本纪》:“扞帝纣呴大冣乐戏于沙丘,以酒为池,县肉为林,使男女倮相逐其闲,为长夜之饮。”后遂以“池酒林胾”形容酒肉极多,生活奢侈。 | 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扞帝纣呴大冣乐戏於沙丘,以酒为池,县肉为林,使男女倮相逐其閒,为长夜之饮。” |
gān jiǔ shì yīn甘酒嗜音 | 甘:嗜好。嗜好喝酒和音乐。形容只顾酒色享乐。 | 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内作色荒,外作禽荒;甘酒嗜音,峻宇雕墙。” |
jiǔ sè cái qì酒色财气 | 指嗜酒、好色、贪财、逞气。旧时以此为人生“四戒”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杨秉传》:“秉尝从容言曰:‘我有三不惑,酒色财也。” |
jiǔ bù zuì rén rén zì zuì酒不醉人人自醉 | 指人因喝酒而自我陶醉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回:“酒中贤圣得人传,人负邦家因酒覆。解嘲破惑有常言,酒不醉人人自醉。” |
jiǔ yú chá hòu酒余茶后 |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。 | 鲁迅《集外集拾遗 帮助文学与帮闲文学》:“但依我们中国的老眼睛看起来,小说是给人消闲的,是为酒余茶后之用。” |
làng jiǔ xián chá浪酒闲茶 | 指风月场中的吃喝之事。 | 元·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你浪酒闲茶,卧柳眠花,半世禁害杀,自矜自夸。” |
jīn xī yǒu jiǔ jīn xī zuì今夕有酒今夕醉 | 今天有酒则今天痛饮。形容人只顾眼前享乐,没有长远打算。 | 茅盾《子夜》:“你的危言诤论,并不能叫小杜居安思危,反使得他决心去及时行乐,今夕有酒今夕醉!” |
jiǔ chí ròu lín酒池肉林 | 古代传说,殷纣以酒为池,以肉为林,为长夜之饮。原指荒淫腐化、极端奢侈的生活,后也形容酒肉极多。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张骞传》:“行赏赐,酒池肉林。” |
chóu cháng tì jiǔ愁肠殢酒 | 愁长:愁闷的心肠;殢:困扰。心肠愁闷的人容易病酒。 | 唐·韩偓《有亿》:“愁肠殢酒人千里。” |
zūn zhōng jiǔ bù kōng尊中酒不空 | 尊:古代盛酒的器皿。杯里经常有酒。比喻招待不停,宾客不绝 | 《世说新语补·豪爽》:“孔北海居家失势,宾客日满其门,爱才乐士,常若不足,每叹曰:‘坐上客常满,尊中酒不空’吾无优矣。” |
cūn jiǔ yě shū村酒野蔬 | 乡村酿的酒,田野种的菜。形容酒食淡薄,生活清贫。 | 清 无名氏《说唐》第三回:“守几亩田园,供养老母,村酒野蔬,亦可与知己谈心。 |
chún jiǔ fù rén醇酒妇人 | 醇酒:味厚的酒。比喻颓废腐化的生活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公子列传》:“乃谢病不朝,与宾客为长夜饮,饮醇酒,多近妇女。日夜为乐饮者四岁,竟病酒而卒。” |
jiǔ bìng huā chóu酒病花愁 | 指因贪恋酒色而引起的烦愁 | 元 乔吉《扬州梦》第二折:“今日心中闷倦,故来此翠云楼游玩。小官只为酒病花愁,何日是好也呵。” |
liàn jiǔ tān sè恋酒贪色 | 恋:沉迷;贪:迷恋。指沉迷于酒色和女色之中。 | 金·马钰《满庭芳·化胡了仙兄弟》:“三尸调引,六贼迷惑,自然斗乱魂魄,镇日争财竞气,恋酒贪色。” |
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zuì张公吃酒李公醉 | 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。 | 唐 张鷟《朝野佥载》第一卷:“天后时,谣言曰:‘张公吃酒李公醉。’张公者,斥易之兄弟也;李公者,言李氏大盛也。” |
gū jiǔ dāng lú沽酒当垆 | 沽:通“酤”;沽酒:卖酒;垆:古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墩子;当垆:卖酒的坐在垆边。形容名士不遇,埋没民间。也指饮酒作乐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买一酒舍酤酒,而令文君当垆。” |
zhī jī zūn jiǔ只鸡樽酒 | 见“只鸡斗酒”。 | 宋·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·胡紘李沐》:“此非人情,只鸡樽酒,山中未为乏也。” |
jiǔ lán rén sàn酒阑人散 | 阑:尽。酒席完毕,客人归去。 | 唐·蒋防《霍小玉传》:“时春物尚余,夏景初丽,酒阑宾散,离思萦怀。” |
jīn chāi huàn jiǔ金钗换酒 | 形容贫穷潦倒,落魄失意。 | 唐 元稹《三遣悲怀》诗之一:“顾我无衣搜荩箧,泥他沽酒拔金钗。” |
jiè tā rén jiǔ bēi,jiāo zì jǐ kuài lěi借他人酒杯,浇自己块垒 | 块垒:土块堆砌成堆,比喻抑郁不平之气。指利用某种事物来达到消除愤懑不平的目的。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王孝伯问王大:‘阮籍何如司马相如?’王大曰:‘阮籍,胸中垒块,故须酒浇之。’” |
jiǔ néng luàn xìng酒能乱性 |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,就会淫乱。 | 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16回:“酒能乱性,色是败真。财乃致命,气动杀身。” |
ròu pǔ jiǔ chí肉圃酒池 | 指酒肉极多。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。 |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纣为肉圃酒池。” |
qín gē jiǔ fù琴歌酒赋 | 弹琴、唱歌、饮酒、赋诗。旧皆逸人、高士之事。 | 南朝·齐·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琴歌既断,酒赋无续。” |
jìng jiǔ bù chī chī fá jiǔ敬酒不吃吃罚酒 | 比喻对某些必须做的事不肯主动去做,结果却被迫去做。 |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中册:“黄抚台这个人,向来敬酒不吃吃罚酒,说不定这一来反倒对老裘另眼相看。” |
shāng jiǔ dòu ròu觞酒豆肉 | 觞,古代盛酒器;豆,古代盛食器。因以“觞酒豆肉”泛指饮食。 |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坊记》:“觞酒豆肉,让而受恶,民犹犯次。” |
tān huā liàn jiǔ贪花恋酒 | 花:比喻美女。贪恋女色和美酒。 | 元·乔梦符《扬州梦》第四折:“某奉圣人的命,因牧之贪花恋酒,本当谪罚,姑念他才识过人,不拘细行,赦其罪责。” |
zuì jiǔ bǎo dé醉酒饱德 | 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。 | 《诗经 大雅 既醉》:“既醉以酒,既饱以德。” |
jiǔ hòu chá yú酒后茶余 |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。 | 鲁迅《而已集 黄花节的杂感》:“从别的地方--如北京,南京,我的故乡--的例子推想起来,当时大概有若干人痛惜,若干人快意,若干人没有什么意见,若干人当作酒后茶余的谈助的罢。” |
jiǔ shí dì yù酒食地狱 | 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。 | 宋·朱彧《萍洲可谈》卷三:“东坡倅杭,不胜杯酌……疲于应接,乃号杭倅为酒食地狱。” |
chí áo bǎ jiǔ持螯把酒 | 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载: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:一手拿着蟹螯,一手捧着酒杯,便足以了一生。因以“持螯把酒”形容秋季吃蟹饮酒之乐。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载: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:一手拿着蟹螯,一手捧着酒杯,便足以了一生。 |
bēi jiǔ gē máo杯酒戈矛 | 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。 | 《负曝闲谈》第25回:“(华尚书)愣了一会,又想周楷这个名字好熟。想了半天,恍然大悟道:‘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教我,我没有理他那个人,这真是杯酒戈矛了。’” |
yǐ jiǔ jiě chéng以酒解酲 | 酲:喝醉了神志不清。用酒来解酒醉。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。 |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伶跪而祝曰:‘天生刘伶,以酒为名,一饮一斛,五斗解酲,妇人之言,慎不可听!’便引酒进肉,隗然已醉矣。” |
dòu jiǔ shuāng gān斗酒双柑 | 唐冯贽《云仙杂记·俗耳针砭诗肠鼓吹》引《高隐外书》:“戴颙春携双柑斗酒,人问何之,曰:‘往听黄鹂声。’”后因以“斗酒双柑”指春日胜游。 | 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·俗耳针砭诗肠鼓吹》引《高隐外书》:“戴颙春携双柑斗酒,人问何之,曰:‘往听黄鸝声。’” |
jīn zhāo yǒu jiǔ jīn zhāo zuì今朝有酒今朝醉 | 比喻过一天算一天。也形容人只顾眼前,没有长远打算。 | 唐 权审《绝句》诗:“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来明日愁。” |
liàn jiǔ tān bēi恋酒贪杯 | 恋:爱慕不舍;杯:酒杯。形容好酒贪杯。 | 元·无名氏《水仙子·遣怀》:“嘱咐你休恋酒贪杯,到那里识些廉耻。” |
dān jiǔ qiān yáng担酒牵羊 | 牵着羊,挑着酒。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。 | 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78回:“担酒牵羊无其数,慌忙齐跪地流平。” |
liàn jiǔ mí huā恋酒迷花 | 恋:沉迷;迷:痴迷;花:娼妓,歌女。指沉迷于酒色和女色之中。 | 元 无名氏《小孙屠》:“知它是争名夺利?知它是恋酒迷花?使奴无情无绪。” |
jiǔ féng zhī jǐ qiān bēi shǎo酒逢知己千杯少 | 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。 | 清 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三回:“二人也把别后之事,谈了一番。三人俱备大悦。正是: 酒逢知己千杯少,话不投机半句多。” |
wén qī jiǔ huì文期酒会 | 定期举行的文酒之会。 | 宋·柳永《玉蝴蝶》:“难忘,文期酒会,几孤风月,屡变星霜。” |
jiǔ zuì fàn bǎo酒醉饭饱 | 比喻饮食得到满足。 | 元 高文秀《襄阳会》第一折:“我着他酒醉饭饱,走不动。” |
jiǔ lǜ dēng hóng酒绿灯红 |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。 | 清 李斗《扬州画舫录 小秦淮录》:“酒绿灯红绀碧花,江乡此会最高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