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là jìn chūn lái腊尽春来 | 腊:指腊月,即农历十二月。腊月过去,春天又回来了。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八回:“且说腊尽春来,到了正月初四日。” |
lì jìn jīn pí力尽筋疲 | 形容非常疲乏,一点力气也没有了。 | 唐 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虽时侵掠,小有所得,力尽筋疲,不偿其费。” |
lòu jìn gēn lán漏尽更阑 | 漏: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;更:夜间计时单位;阑:尽。夜深的时候。 | 元 高文秀《襄阳会》:“直等的漏尽更阑,街衢静悄。” |
yì qiè cí jìn意切辞尽 | 意:心愿,意向。心意恳切,言辞毫无保留。 | 唐·李翱《劝裴相比自出征书》:“伏望试以狂言,访于所知厚者,意切辞尽,不暇文饰,伏惟少赐省察。” |
máo fà jìn shù毛发尽竖 | 竖:直立。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。形容愤怒或极度恐惧、紧张的样子。 |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71回:“黑蛮龙听了,不觉腮边火冒,毛发尽竖。” |
jǐ jìn yī kè几尽一刻 | 几乎占了一刻的时间.。 | |
jìn qí suǒ cháng尽其所长 | 尽:全部用出;长:特长,擅长。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。 | 《北史·齐本纪上》:“每山园游宴,必见招携;执射赋诗,各尽其所长,以为娱适。” |
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一口吸尽西江水 | 原是一气呵成、贯通万法的意思。后比喻过于性急,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。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》:“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,即向汝道。” |
zhū jìn shā jué诛尽杀绝 | 杀得一个不留。诛:斩。 | 元 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一折:“将俺老相国伍奢父子,满门家属,诛尽杀绝。” |
qǔ zhī bù jìn,yòng zhī yǒu yú取之不尽,用之有余 | 拿不完,用不尽。形容非常丰富,源源不断。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94回:“你自己的家财取之不尽,用之有余……却是因何舍了自己的祖业,去住人家的不吉房廊?” |
jìn shàn jìn měi尽善尽美 | 尽:极;善:好。内容和形式都完美无缺;没有缺点。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。 | 西汉 戴圣《大戴礼记 哀公问五义》:“虽不能尽善尽美,必有所处焉。” |
jié zhì jìn zhōng竭智尽忠 | 竭:尽。用尽智力,竭尽忠诚。 | 战国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屈原既放,三年不得复见,竭智尽忠。” |
jìn xīn jié lì尽心竭力 | 竭:用尽;尽:全部用出。费尽心思;用出全部力气。形容做事十分认真负责。 | 《宋书 宗越传》:“诛戮群公及何迈等,莫不尽心竭力,故帝凭其爪牙,无所忌惮。” |
jìn zhōng jié lì尽忠竭力 | 竭:尽。用尽气力,竭尽忠诚。 | 战国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屈原既放,三年不得复见,竭智尽忠。” |
qǔ zhī bù jìn,yòng zhī bù jié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 | 竭:尽,完。拿不完,用不尽。形容非常丰富。 | 宋 苏轼《东坡集 赤壁赋》:“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。” |
qǔ jìn qí miào曲尽奇妙 | 形容表达的技巧很高明。 | |
tù jìn gǒu pēng兔尽狗烹 | 烹:烧煮食物。兔子死了,猎狗就被人烹食。比喻统治者杀掉功臣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蜚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” |
quán gōng jìn qì全功尽弃 | 功:功效,功绩;弃:丢掉。全部功效都丧失干净。 | 《战国策 西周策》:“公之功甚多,今公又以秦兵出塞,过两周,践韩,而以攻梁,一攻而不得,前功尽灭。” |
cí qióng lǐ jìn辞穷理尽 | 辞:文辞;穷:完,尽。无话可说,无理可辩。 |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怀州玄泉第二世和尚》:“僧问:‘辞穷理尽时如何?’师曰:‘不入理岂同尽。” |
gǎn jìn shā jué赶尽杀绝 | 驱除干净;彻底消灭。比喻残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:“黄天禄上马,提枪出营,见余化曰:‘匹夫赶尽杀绝,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!’” |
qíng zhì yì jìn情至意尽 | 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。 | 唐 孔颖达疏《诗 大雅 板》:“我老夫教谏汝,其意乃款款然,情至意尽,何为汝等而未知?” |
sǎo dì jù jìn扫地俱尽 | 谓彻底干净,毫无存留。《汉书 魏豹田儋等传赞》:“用于贬义。秦灭六国,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。”《晋书 儒林传序》:“惟怀逮愍,丧乱弘多,衣冠礼乐,扫地俱尽。”《隋书 高祖纪下》:“圣人遗训,扫地俱尽,制礼作乐,今也其时。” | 《汉书·魏豹田儋等传赞》:“用于贬义。秦灭六国,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。”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惟怀逮愍,丧乱弘多,衣冠礼乐,扫地俱尽。” |
jiǎo jìn nǎo zhī绞尽脑汁 | 绞:挤;用;尽:完。形容用尽了心机;想尽了一切办法。 | 老舍《四世同堂 偷生》三七:“唯其如此,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,替她思索。” |
jū gōng jìn cuì,sǐ ér hòu yǐ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 | 指勤勤恳恳,竭尽心力,为革命,为人民奋斗终身。 |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。” |
yòng jìn xīn jī用尽心机 | 心机:心里;计谋。什么心思都用上了。 | 元 无名氏《隔江斗》第二折:“周公瑾用尽心机,诸葛亮未动先知。” |
jìn zài bù yán zhōng尽在不言中 | 尽:都,全部。指大家不言明,都明白其中的意思 | 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一折:“我正是满怀心腹事,尽在不言中。” |
wú qióng wú jìn无穷无尽 | 穷、尽:完。没有尽头;没有限度。 | 宋 晏殊《踏莎行》:“无穷无尽是离愁,天涯地角寻思遍。” |
yī lǎn ér jìn一览而尽 | 一看就全都看到了。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江左地促,不如中国,若使阡陌条畅,则一览而尽,故纡余委曲,若不可测。” |
sàng shī dài jìn丧失殆尽 | 全部失去。 | |
qián gōng jìn qì前功尽弃 | 以前的功劳、成绩完全丢失;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周本纪》:“今又将兵出塞,过两周,倍韩,攻梁,一举不得,前功尽弃。” |
kōng yì jìn yán空臆尽言 | 臆:胸。胸中毫无隐藏,把知道的东西全都说出来。 | 《新唐书·刘蕡传》:“今蕡所对,敢空臆尽言,汉魏以来,无与蕡比。” |
jìn huān ér sàn尽欢而散 | 尽情欢乐之后,才分别离开。多指聚会、宴饮或游乐。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十九回:“命酒更酌,尽欢而散。” |
shuǐ jìn shān qióng水尽山穷 | 同“水穷山尽”。 | 北周·庾信《宇文常神道碑》:“山穷水断,马束桥飞。” |
zhī wú bù yán,yán wú bù jìn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 | 知道的就说,要说就毫无保留。 | 宋 司马光《<吕献可章奏集>序》:“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如献可者,于其职业,可谓无所愧负矣。” |
jì jìn lì qióng计尽力穷 | 穷:尽。计谋、力量都用尽了。 | 《周书 韦孝宽传》:“齐人历年赴救,丧败而反,内离外叛,计尽力穷。” |
shǐ jìn bīng qióng矢尽兵穷 | 矢:箭。箭已用完,兵已打光。形容战斗到兵力丧尽。 | 唐·孙揆《灵应传》:“申胥乃衰楚之大夫,而以矢尽兵穷,委身折节,肝脑涂地,感动于强秦。” |
wèng jìn bēi gān瓮尽杯干 | 原指酒已喝尽。比喻钱已用完。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5卷:“陈秀才那时已弄得瓮尽杯干,只得收了心,在家读书。” |
shuǐ qióng shān jìn水穷山尽 | 水和山都到了尽头,前面无路可走。 | 元·丘处机《雪山》诗:“行到水穷山尽处,斜阳依旧向西倾。” |
shū bù jìn yì书不尽意 | 犹书不尽言。 | 《北齐书·文苑传·祖鸿勋》:“与阳休之书曰:‘……已矣哉,书不尽意。’” |
chéng fēng jìn è成风尽垩 | 同“成风斤”。 | 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,使匠石斫之,匠石运斤成风,听而斫之,尽垩而鼻不伤,郢人立不失容。” |
rén zhì yì jìn仁至义尽 | 仁爱和正义的行动到了头。旧指诚心报答有助于农事的神灵。对人的爱护、容忍、原谅与帮助;达到尽心尽力的最大限度。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郊特牲》:“蜡之祭,仁之至,义之尽也。” |
lè jìn āi shēng乐尽哀生 | 犹言乐极生悲。 | 唐·张鷟《游仙窟》:“有同必异,自昔攸然;乐尽哀生,古来常事。” |
sàng jìn tiān liáng丧尽天良 | 丧:丧失;尽:全部;天良:良心。没有一点良心。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。 | 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》:“今人既高贵骄奢矣,而又丧尽天良,但思利己,不思利人。” |
jì qióng lì jìn计穷力尽 | 计:计策;穷、屈:尽,竭。计策、力量都用完了。 | 南朝 梁 萧绎《驰檄告四方》:“郭默清夷、晋熙附义,计穷力屈,反杀后主。” |
yī zuò jìn jīng一坐尽惊 | 谓满座皆惊服。 | 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粲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” |
kè jìn jué zhí克尽厥职 | 厥:他的。能够尽其职守;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。 | 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一回:“又蒙圣恩,命俺叨袭父职,敢不克尽厥职。” |
jìn rù gòu zhōng尽入彀中 | 彀中:弓箭射程以内,比喻牢笼、圈套。尽数网罗,全部就范。 | 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 述进士》:“(唐太宗)尝私幸端门,见新进士缀行而出,喜曰:‘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!’” |
yán bù jìn yì言不尽意 | 言:说的话;尽:完全。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。多用于信的末尾。 |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” |
suàn jìn zī zhū算尽锱铢 | 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 | 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·吴利府》:“尝牟利于主算者,主算者算尽锱铢,其父犹以为未足。” |
yě huǒ shāo bù jìn,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 | 野火不能烧尽野草,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。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,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。 | 唐·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: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 |
yī zuò jìn jīng一座尽惊 | 座:指在座的人。在座的人都感到惊奇。 | 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》:“少君及言与人大夫游猎处,老人为儿时识其家处,一座尽惊。” |
jìn fù dōng liú尽付东流 | 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。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79回:“那缘法尽了,往时的情义尽付东流,还要变成了仇怨。” |
shū bù jìn yán书不尽言 | 书:书信。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。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。 |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子曰:‘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’” |
dàn jìn yuán jué弹尽援绝 | 弹药用光了;后援也断绝了。形容战事危急;陷于绝境。 | 宋·杨万里《钤辖赵公墓志铭》:“公挺身与兵,屡捷。七年,粮尽援绝,势不能复支,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。” |
jìn shì qián xián尽释前嫌 | 尽释:完全放下。嫌:仇怨,怨恨。把以前的怨恨完全丢开。 | 蔡东藩《宋史演义》第二十九回:“卿与吕相有隙,今吕相亦愿用卿,卿当尽释前嫌,为国效力。” |
jìn rén jiē zhī尽人皆知 | 尽:全部。所有的人都知道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1回:“老少男女,俗语口头,人人皆知皆说的。” |
fèi jìn xīn jī费尽心机 | 心机:心思;计谋。指用尽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 | 宋 戴复古《石屏集 论诗绝句》:“有时勿得惊人句,费尽心机做不成。” |
jiāng yān cái jìn江淹才尽 | 南朝梁江淹,少有文名,世称江郎。晚年诗文无佳句,时人谓之才尽。后来常用“江淹才尽”比喻才思衰退。 | 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》:“尔后为诗,不复成语,故世传‘江淹才尽’。” |
qióng nián jìn qì穷年尽气 | 穷:尽。竭尽毕生的力量。 | 清·高阜《<书影>序》:“予将穷年尽气以恣探之不暇,又何至有废卷之叹乎!” |
mín qióng cái jìn民穷财尽 | 人民穷困,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。 | 《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》:“况且民穷财尽,百姓饔餐不饱,没闲钱去养马骡。” |
qū jìn qí miào曲尽其妙 | 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。形容表达能力很强。 | 晋 陆机《文赋》序:“故作《文赋》以述先士之盛藻,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,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。” |
jìn jié sǐ dí尽节死敌 | 尽:竭尽;节:节操。竭尽节义,捐躯杀敌。指为正义而牺牲。 |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形势》:“入则务本疾作,以实仓廪;出则尽节死敌,以安社稷。” |
jié zhì jìn lì竭智尽力 | 用尽智慧和力量。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赵策四》:“臣虽尽力竭智,死不复见于王矣。” |
jìn qíng jìn lǐ尽情尽理 | 尽:达到极限。比喻某事全部合情合理。 | 郭沫若《高渐离》第三幕:“廷尉,你的推测,尽情尽理,这案件实在太离奇。” |
qiú bì jīn jìn裘弊金尽 | 皮袍破了,钱用完了。比喻境况困难。 |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一》:“说秦王,书十上而说不行,黑貂之裘弊,黄金百斤尽。” |
chú è wù jìn除恶务尽 | 除:去除;恶:邪恶;指坏人坏事;务:必须;一定。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、彻底。 | 《尚书 泰誓下》:“树德务滋,除恶务尽。” |
wù jìn qí yòng物尽其用 |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,都要尽量利用。指充分利用资源,一点不浪费。 | 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这倒是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,两全其美。” |
kǔ jìn gān lái苦尽甘来 | 尽:终结;甘:甜;美好。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;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。 | 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四折:“受彻了牢狱灾,今日个苦尽甘来。” |
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尽信书不如无书 |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。 | 语出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尽信书,则不如无书。吾于武成,取二三策而已矣。”宋 陆九渊《政之宽猛孰先论》:“鸣呼,尽信书不如无书。” |
fèi jìn xīn sī费尽心思 | 心思:计谋。挖空心思,想尽办法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1回:“后儒牵强附会,费尽心思,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。” |
yī zuò jìn qīng一座尽倾 | 座:在座的人。在座的人都很倾慕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临邛令不敢尝食,自往迎相如。相如不得已,强住,一座尽倾。” |
jú gōng jìn lì,sǐ ér hòu yǐ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 | 恭敬勤谨,尽心竭力工作,一直到死为止。 |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,至于成败利钝,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。” |
gāo niǎo jìn,liáng gōng cáng高鸟尽,良弓藏 |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,出力的人反而见弃,没有好下场。 | 《文子 上德》:“狡兔得而猎犬烹,高鸟尽而良弓藏,名成功遂身退,天道然也。” |
lòu jìn zhōng míng漏尽锺鸣 | 比喻人的生命已到尽头。 | |
jí qíng jìn zhì极情尽致 | 谓将意趣风致表现得很充分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十三回:“果然蒋玉函扮了秦小官伏侍花魁醉后神情,把那一种怜香惜玉的意思,做得极情尽致。” |
chī zhuó bù jìn吃着不尽 | 吃的穿的,享用不尽。比喻生活富裕。 | 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卷十四:“王沂公曾青州发解,及南省程试,皆为首冠。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,戏语之曰:‘状元试三场,一生吃着不尽。’沂公正色答曰:‘曾平生之志,不在温饱。’” |
qū jìn rén qíng曲尽人情 | 曲:委婉。委婉巧妙地刻画人的心思 | 宋·邵雍《观诗吟》:“爱君难得似当时,曲尽人情莫若诗。” |
jìn cuì shì guó尽瘁事国 | 瘁:劳累;尽瘁:竭尽劳苦;事:服务,效力。比喻用尽心思和精力为国家效力。 | 《诗经·小雅·北山》:“或燕燕居息,或尽瘁事国。” |
xīn jìn huǒ miè薪尽火灭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灭了。比喻死亡。 | 《法华经·序品》:“佛此夜灭度,如薪尽火灭,分布诸舍利,而起无量塔。” |
mén dān hù jìn门殚户尽 | 谓全家死亡。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5回:“建安以来,野战死亡,或门殚户尽;虽有存者,遗孤老弱。” |
jìn zhōng bì guò尽忠拂过 | 拂:通“弼”,纠正,辅佐。竭尽忠心帮助上级改正错误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当此时也,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,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,秦俗多异讳之禁,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。” |
dì jìn qí lì地尽其利 | 尽:全部;利:利益。指土地等自然环境充分发挥作用。 | 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人能尽其才,地能尽其利,物能尽其用,货能畅其流。” |
yóu gàn huǒ jìn油干火尽 | 形容罄尽。 |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[丁生]直赢得两人油干火尽,两人也怕起来。只得忍着性子住了,垂头丧气而别。” |
qián gōng jìn fèi前功尽废 | 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费。 | 明·酉阳野史《续三国演义》第64回:“倘或为其所破,则内外相合,粮一入城,前功尽废矣。” |
zhì jìn lì qióng智尽力穷 | 智慧和能力都已用尽。 | 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八回:“世充只有一城,智尽力穷,旦暮可克。” |
jié jìn quán lì竭尽全力 | 竭尽:用尽。用尽全部力量。 | 《宋书 宗越传》:“诛戮群公及何迈等,莫不尽心竭力,故帝凭其爪牙,无所忌惮。” |
qián gōng jìn miè前功尽灭 | 见“前功尽弃”。 |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过两周,践韩,而以攻梁,一攻而不得,前功尽灭。” |
jiǔ lán xìng jìn酒阑兴尽 | 阑:尽;兴:兴致,兴夸。酒宴完了,兴致也没了。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0回:“大家又与青雯谈了些海外的事情,彼酬此酢,不觉日红西斜,酒阑兴尽,诸客中有醉眠的,也有逃席的,纷纷离去。” |
yóu gàn dēng jìn油干灯尽 | 见“油干灯草尽”。 | 《荡寇志》第四四回:“孔厚道:‘嫂嫂揣理,小生并非不出力,只我不是神仙,那有灵芝仙药,所用不过树皮草根,油干灯尽,大命已终,如何救得。’” |
jié chéng jìn jié竭诚尽节 | 竭:尽。诚:忠诚。节:节操。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忠诚与节操。 | 汉·刘向《极谏用外戚封事》:“赖忠正大臣绛侯、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,然后刘氏复安。” |
dào jìn tú dān道尽涂殚 | 涂:通“途”;殚:尽。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。比喻穷途没路,末日来临。 | 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自卜已审,若道尽涂殚则已耳,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。” |
gè jìn suǒ néng各尽所能 | 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曹褒传》:“汉遭秦余,礼坏乐崩,且因循故事,未可观省,有知其说者,各尽所能。” |
niǎo jìn gōng cáng鸟尽弓藏 | 飞鸟打光了;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。比喻事情成功之后;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。 | 三国 曹丕《煌煌京洛行》:“淮阴五刑,鸟得弓藏;保身全名,独有子房。” |
yīng yǒu jìn yǒu应有尽有 | 应该有的都有。形容十分齐备。 | 《宋书 江智渊传》:“怀文每称之曰:‘人所应有尽有,人所应无尽无,其江智渊乎!’” |
zhú jìn guāng qióng烛尽光穷 | 蜡烛燃尽,烛光消失。比喻人死后意识也消灭。 | 《北史·杜弼传》:“神之在人,犹光之在烛,烛尽则光穷,人死则神灭。” |
bù dào wū jiāng bù jìn tóu不到乌江不尽头 | 乌江:项羽兵败的地方。比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。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九卷:“政如下棋的较胜争强,眼红喉急,分明似孙庞斗智,赌个你死我活,又如刘项争天下,不到乌江不尽头。” |
liáng jìn yuán jué粮尽援绝 | 粮食用尽,援兵断绝。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。 | 宋·杨万里《钤辖赵公墓志铭》:“公挺身与兵,屡捷。七年,粮尽援绝,势不能复支,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。” |
jīn pí lì jìn筋疲力尽 | 筋:筋骨;疲:疲劳;尽:完。形容非常劳累;力气已经用尽。也作“力尽筋疲”。 | 宋 司马光《道傍田家》:“筋疲力尽不入腹,未议县官租税促。” |
qióng xíng jìn xiàng穷形尽相 | 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;也用来形容丑态毕露。 | 晋 陆机《文赋》:“虽弃方而遁圆,期穷形而尽相。” |
jié jìn xīn lì竭尽心力 | 竭:尽,用尽。用尽全部力量。 | 《三国志 魏志 贾逵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竭尽心力,奉宣科法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