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měi yán bù wén美言不文 | 文:饰。美善的言辞,不需要修饰。 | 汉·扬雄《法言·寡见》:“良玉不雕,美言不文。” |
wēi yán wēi xíng危言危行 | 危:正直。说正直的话,做正直的事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宪问》:“邦有道,危言危行。” |
sān fù sī yán三复斯言 | 三复:多次反复;斯言:这句话。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。形容对它极为重视。 | 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南容三复《白圭》。”朱熹注:“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之篇曰:‘白圭之玷,尚可磨也;斯言之玷,不可为也。’南容一日三复此言。” |
yán zhī yǒu xù言之有序 | 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。 | 《周易 艮》:“言有序,悔亡。” |
jìng yán yōng wéi靖言庸违 | 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尊传》:“伤害阴阳,为国家忧,无承用诏书之意,靖言庸违,象龚滔天。” |
gān yán měi yǔ甘言美语 | 甜美动听的话。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一:“你们可密访著船家周四,用甘言美语哄他到此,不可说出实情。” |
wēi yán dǎng lùn危言谠论 | 危:高耸的样子;谠:正直。指正直的言论。 | 宋·王安石《答孙元规大资书》:“伏惟阁下危言谠论,流风善政,简在天子之心,而讽于士大夫之口,名声之盛,位势之尊,不宜以细故苟自贬损。” |
yán zhī bù yú言之不渝 | 渝:改变,违背。说出的话不改变,即说到做到。 | 晋·陆机《遂志赋》:“任穷达以逝止,亦进仕而退耕;庶斯言之不渝,抱耿介以成名。” |
yán zhě wú zuì,wén zhě zú jiè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 |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,即使提得不正确,也是无罪的。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,也值得引以为戒。 | 《诗经 大序》:“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 |
duō yán shuò qióng多言数穷 | 言多必失,必有理屈之时。 | 《老子》:“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” |
yán yǔ gāo dī言语高低 | | |
mù nè guǎ yán木讷寡言 | 讷:说话迟钝。形容人不爱说话。 | 《晋书·葛洪传》:“为人木讷,不好荣利,闭门却扫,未尝交游。” |
chǐ yán rén guò耻言人过 | 以议论别人的过错为可耻。 | 唐李华《御史中丞壁记》:“汉文好黄老,而公卿耻言人过。举盛德则仪形着矣,焉用察察缺缺以恟生人哉!” |
shǎo yán guǎ yǔ少言寡语 | 谓平时说话不多。 | 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一章:“少言寡语的赵庆田,是和他一起参的军,一起入的党。” |
rén yán jí jí人言籍籍 | 指人们议论纷纷。 | 《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》:“妾亦闻外面人言籍籍,归怨相公。” |
liú yán fēi wén流言飞文 | 犹言流言蜚语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“是以群小窥见间隙,缘饰文字,巧言丑诋,流言飞文,哗于民间。” |
wēi yán sǒng lùn危言竦论 | 使人感到惊恐或震动的言论。 | 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24回:“滞魄幽魂现形惊异类,危言竦论改过望同胞。” |
sàn yán suì yǔ散言碎语 | 犹言闲言碎语。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0回:“今被他一篇散言碎语带去,却又不是劳而无功?” |
yán xíng xiāng guǐ言行相诡 | 诡:违反,违背。说的和做的相违背。指言行不一。 | 《吕氏春秋·淫辞》:“言行相诡,不祥莫大焉。” |
fàng yán qiǎn cí放言遣辞 | 放言:敞开说;遣辞:用词造句。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。 | 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放言遣辞,良多变矣。” |
yī yán xīng bāng一言兴邦 | 谓一句话可以兴国。 | 《论语·子路》:“一言而可以兴邦,有诸?”唐·刘禹鍚《唐故相国李公集纪》:“古所谓一言兴邦者,信哉!” |
yán diān yǔ dǎo言颠语倒 | 说话颠三倒四。 | 《群音类选·〈绣襦记·蝎蛇炽恶〉》:“他是老年人,言颠语倒,不可认为闻言心旆摇。” |
mò mò wú yán默默无言 | 不声不响,闭口无言。 | 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二折:“忧的我神思竭,默默无言;愁的我魂胆丧,兢兢打战。” |
yǔ yán wú wèi,miàn mù kě zēng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 | 憎:厌恶。形容说话枯燥无味,面貌使人厌恶。 | 巴金《谈<秋>》:“她的确是一个‘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’的女人。” |
diē dàng fàng yán跌宕放言 | 跌宕:放纵不拘;放言:任性而言,不受拘束。行为放纵,言语不拘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又与前与白衣祢衡跌宕放言。” |
zhèng sè zhí yán正色直言 | 正色:严肃或严厉的神色。态度严肃,语言正直。形容刚直不阿。亦作“正色危言”。 | 《晋书·王恭传》:“恭每正色直言,道子深惮而忿之。” |
yī yán xīng bāng,yī yán sàng bāng一言兴邦,一言丧邦 | 邦:国家。指关键时刻一句话可以关系到国家的兴或亡。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路》:“一言而兴邦,有诸?……一言而丧邦,有诸?” |
yán zhě wú yì,tīng zhě yǒu xīn言者无意,听者有心 | 说话的人不是有心的,听话的人却认真计较。 |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中册:“言者无意,听者有心,这句话正触着阿珠的‘隐痛’,要想保持平静也不可能了。” |
fēng yán cù yǔ风言醋语 | 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。 | 汉·焦赣《易林》:“华言风语,乱相诳误。” |
yī yán yī xíng一言一行 | 每句话,每个行动。 | 清 冯景《今世说序》:“则夫一言一行,传其人之神,何以异是。” |
yán xíng bù fú言行不符 | 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。 | 《逸周书 官人》:“言行不类,始终相悖。” |
xuān zhī shǐ yán宣之使言 | 宣:疏通,宣导。宣导人民,使他们敢于发表议论。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周语》:“是故为川者,决之使导;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 |
wū yán huì yǔ污言秽语 | 指肮脏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话语。 | 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二卷第30回:“污言秽语嘲骂不说,甚至大轿子抬过街上,冷不丁就会有一块石头投掷过来。” |
qiǎo yán lì kǒu巧言利口 | 巧妙的言辞,锋利的口辩。 | 汉·东方朔《非有先生论》:“三人皆诈伪,巧言利口以进其身。” |
zhī wú bù yán,yán wú bù tīng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 | 说的人,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,听的人,没有一句话不接受。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9回:“此时素臣正在得君,真个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。旬月之内,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。” |
yán zhī bù yù言之不预 | 没有预先说明。 | 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七:“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衷心劝告,‘勿谓言之不预也’。” |
yán lèi xuán hé言类悬河 | 形容能言善辩,说话滔滔不绝。 | 南朝·齐·王僧虔《诫子书》:“郭象言类悬河,不自劳苦,何由至此。” |
sì yán wú jì肆言无忌 | 肆:放肆。毫无顾忌地胡说。 | 《明史·吴一鹏传》:“乃谓臣等留一皇字以战陛下,又谓‘百皇字不足当父子之名’,何肆言无忌至此。” |
zuò yán zào yǔ作言造语 | 谓编造虚诞的言辞。 | 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尔作言造语,妄称文武,冠技术之冠,带死牛之胁,多辞缪说,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。” |
zhí yán jí jiàn直言极谏 |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。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。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。 | 汉·晁错《举贤良对策》:“救主之失,补主之过,扬主之美,明主之功,使主内无邪辟之行,外无骞污之名。事君若此,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。” |
gěng yē nán yán哽噎难言 | 哽:声气阻塞;噎:嗓子被食物堵塞。形容悲痛气塞,哭不出声或说不出话的样子。 | 冰心《斯人独憔悴》:“颖石说到这里,已经哭得哽噎难言。” |
piàn yán zhī yǔ片言只语 | 片言:简单短少的几句话;只语:单个的字、词。短而小的几句话或指零碎的文字材料。 | 明 袁宗道《李卓吾》:“读翁片言只语,辄精神百倍。” |
zhī yán piàn yǔ只言片语 | 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。 | 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让谁听了只言片语,给你来个断章取义,你受得了吗?” |
tú tuō kōng yán徒托空言 | 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。指只讲空话,而不实行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子曰: ‘我欲载之空言,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。’” |
yán yǔ dào duàn言语道断 | 原为佛家语,指意义深奥微妙,无法用言辞表达。后指不能通过交谈、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。 | 《缨珞经》:“言语道断,心行所灭。” |
wēi yán gāo lùn危言高论 | 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息夫躬传》:“初,躬待诏,数危言高论,自恐遭害,著绝命辞。” |
fēng yán qiào yǔ风言俏语 | 俏语:俏皮话。打情骂俏的话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八回:“雯青本是花月总持、风流教主,风言俏语,从不让人。” |
yī yán wéi dìng一言为定 | 一句话说定了;不再更改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贾琏笑道:‘你我一言为定。只是我信不过二弟,你是萍踪浪迹,倘然去了不来,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。’” |
dé róng yán gōng德容言功 | 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 语出《礼记·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
fán yán suì cí烦言碎辞 | 形容文词杂乱、琐碎。 | 《汉书·刘歆传》:“分文析字,烦言碎辞。” |
chū yán tǔ cí出言吐词 | 见“出言吐气”。 |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词采》:“无论生为衣冠仕宦,旦为小姐夫人,出言吐词,当有隽雅雍容之度。” |
yù yán shí jiǔ寓言十九 | 寓言:有所寄托的话;十九:十分之九。十分之九是寓言。泛指文章的情节多属虚构。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寓言》:“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。” |
yī yán jì chū,sì mǎ nán zhuī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 | 驷马:古时用四匹马拉一辆车。一句话说出了口;就是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;形容话已说出口;没法再收回。也作“一言出口;驷马难追”或单作“驷马难追”。 | 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萧》第三折:“大丈夫一言既出;驷马难追;岂有反悔之理。” |
sī yán qiè yǔ私言切语 | 私:秘密;切:贴近。私下里的情话 | 《乐府诗集·近代曲辞·双带子》:“私言切语谁人念,海燕双飞绕画梁。” |
lóng yán fèng yǔ龙言凤语 | 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。 | |
yǐ yán qǔ rén以言取人 |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。 | 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闻之,曰:‘吾以言取人,失之宰予;以貌取人,失之子羽。’” |
bù kě yán xuān不可言宣 | 言:言语;宣:发表,表达。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(用在说事物的奥妙、味道)。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天占山德韶国师》:“诸法寂灭相,不可以宣言,和尚如何为人?” |
rén wēi yán jiàn人微言贱 | 犹言人微言轻。 | 宋·曾巩《泰山祈雨文》:“吏思其繇,奔走群望,而人微言贱,不能上动。” |
zhí yán gǔ huò直言贾祸 | 直:坦率、直爽;贾:买,引伸为招致。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 |
néng yán shé biàn能言舌辩 | 言:说,讲;辩:辩论。形容很会说话,善于辩论,口才好。 | 明·黄元吉《流星马》第一折:“圣人着小官传与李道宗,便着差能言舌辩,通晓沙漠人言说语,你可去说将这匹马来。” |
zǒng ér yán zhī总而言之 | 总括起来说(总:总括;归纳)。 |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。”唐 孔颖达疏:“总而言之,皆虚无之谓也。” |
yào shí zhī yán药石之言 | 药石:治病的药物和砭石,泛指药物。比喻劝人改过的话。 | 《旧唐书 高季辅传》:“(太宗)特赐钟乳一剂,曰:‘进药石之言,故以药石相报。’” |
yán zhī guò shèn言之过甚 | 话说得太过头了。 | 茅盾《追求》四:“自然外边人是言之过甚。但是,空穴来风,仲翁,你也是太登多了。以后总得注意。” |
xiāng duì wú yán相对无言 | 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。 | 宋 苏轼《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词:“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,相顾无言,唯有泪千行。” |
chàng suǒ yù yán畅所欲言 | 畅:尽情;痛快;欲:想要。把心里要讲的话痛快地全部讲出来。也作“尽所欲言”。 | 清 方苞《游丰台记》:“少长不序,卧起坐立,惟所便人,畅所欲言,举酒相属,向夕犹不能归。” |
xià chóng bù kě yán bīng夏虫不可言冰 |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。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。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。 |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十回:“夏虫不可言冰,蟪蛄不知春秋。” |
xíng bù gù yán行不顾言 | 顾言:顾及自己所说的话。为人处事不守信用。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不顾行,行不顾言,则曰:古之人,古之人。” |
lěng yán rè yǔ冷言热语 | 犹冷言冷语。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二十四卷:“三官说:‘欲待回家,难见父母兄嫂;待不去,又受不得亡八冷言热语。’” |
bó wén biàn yán博闻辩言 | 博:多。闻:传闻。辩言:巧言。形容道听途说,似是而非的言论。 | 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。” |
chū yán chéng zhāng出言成章 | 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,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。 |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修务训》:“舜二瞳子,是谓重明,作事成法,出言成章。” |
yī yán dìng jiāo一言订交 | 交:结交。一句话就确定了两人友好交往。形容双方意气相投,一见如故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5回:“不想到天缘凑巧,倒在此地相会,又得彼此情同针芥,一言订交,真是难得的一桩奇遇。” |
wèi bēi yán gāo位卑言高 | 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。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下》:“位卑而言高,罪也。” |
chú ráo zhī yán刍荛之言 | 刍荛:割草打柴的人。割草打柴人的话。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。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。 | 《诗经 大雅 板》:“先民有言,询于刍荛。 |
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勿谓言之不预 |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,表示事前已讲明白。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9回:“一经觉察,白简无情,勿谓言之不预也。” |
qīng yán guǎ xìn轻言寡信 | 谓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。 | 明·贾仲名《升仙梦》第三折:“你不要非真当假,大丈夫言出无差,轻言寡信休要耍。” |
jí yán nù sè疾言怒色 |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同“疾言厉色”。 | 清 戴名世《张验封传》:“为人宽厚和平,平生未尝有疾言怒色,有犯者皆不与校。” |
sān yán èr yǔ三言二语 | 三两句话。形容言语十分简短。 | 朱自清《论朗诵诗》:“或者三言二语,或者长篇大套。” |
yán xiào zì ruò言笑自若 | 谈笑如常,十分镇定。 | 《三国志·蜀志·关羽传》:“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,臂血流离,盈于盘器,而羽割灸引酒,言笑自若。”宋·欧阳修《泷冈阡表》:“其后修贬夷陵,太夫人言笑自若。” |
chū yán tǔ yǔ出言吐语 | 见“出言吐气”。 | 《平山冷燕》第六回:“宋信见冷绛雪出言吐语伶牙利齿,先有三分惧怯,不敢多言,只喏喏而已。” |
bēi jiǔ yán huān杯酒言欢 | 相聚饮酒,欢快地交谈。 | 鲁迅《伪自由书·观斗》:“忽而误会消释了,忽而杯酒言欢了,忽而共同御侮了,忽而立誓报国了。” |
fán yán suì yǔ烦言碎语 | 烦:多,繁剧;碎:琐碎。形容文词杂乱、琐碎。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一回:“接风送行,及至任中,宦囊百凡顺意,这都不为烦言碎语。” |
xiǎo yán xiǎo shuō謏言謏说 | 謏:小。指不值得重视的言论或指流言蜚语。 | 清·吴骞《拜经楼诗话》:“下至謏言謏说,巷议街谈,苟足以资记注而广多闻,要未必为三长之士所尽斥。” |
bù yán bù yǔ不言不语 | 言:讲,说。不说话,闷声不响。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》:“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,坐在旁边,不言不语,如醉如痴,酒也不沾一滴,箸也不动一动。” |
yóu zhōng zhī yán由衷之言 | 衷:指内心;本心。出自内心的话。引申为向交谈的对方真心实意地敞开心扉;以求得对方的理解、谅解或同情。 | 清·恽敬《辨微论》:“曹操之令,皆由中之言也。” |
zhī wú bù yán,yán wú bù jìn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 | 知道的就说,要说就毫无保留。 | 宋 司马光《<吕献可章奏集>序》:“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如献可者,于其职业,可谓无所愧负矣。” |
yán wài zhī wèi言外之味 | 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。 | 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二二:“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。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觉无言外之味,弦外之响,终落第二手。” |
yán qì bēi ruò言气卑弱 | 说话的态度谦虚温顺。 | |
gǔ yán chú yì瞽言刍议 | 瞽:瞎眼;刍议:草野平民的言论。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。 | 《南齐书·刘善明传》:“不识忌讳,谨陈愚管,瞽言刍议,伏待斧钺。” |
yín yán wǎng xíng淫言诐行 | 谓不正当的言行。 | 宋·王安石《虔州学记》:“淫言诐行诡怪之术,不足以辅世,则无所容乎其时。” |
bù gǒu yán xiào不苟言笑 | 苟:苟且;随便。不随便说笑。指态度庄重、严肃。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不登高,不临深,不苟訾,不苟笑。” |
zuò shù bù yán坐树不言 | 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异为人谦退不伐……每所止舍,诸将并坐论功,异常独屏树下,军中号曰‘大树将军’。”后因以“坐树不言”、“坐树无言”谓功高而不自矜。 | 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异为人谦退不伐……每所止舍,诸将并坐论功,异常独屏树下,军中号曰‘大树将军’。” |
mì ér bù yán秘而不言 | 见“秘而不露”。 | 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第七卷:“骋益忧惧,秘而不言。” |
qióng yán zá yǔ穷言杂语 | 指各种各样的说法。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15回:“有的说他死有余恨,还该灭他三族,穷搜他的党羽;穷言杂语,激聒个不了。” |
néng yán kuài shuō能言快说 | 见“能言快语”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1回:“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,见了燕青这表人物,能言快说,口舌利便,倒有心看上他。” |
xián yán lěng yǔ闲言冷语 | 没有根据的讥刺他人的话。 | 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烟花场》:“坑完了你,休想交欢,闲言冷语,骂地呼天。” |
rén yán lì bó仁言利博 | 博:多,广。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,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三年》:“仁人之言,其利博哉!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。” |
chén hòu guǎ yán沉厚寡言 | 朴实稳重,不爱多说话。同“沉重少言”。 | 《旧五代史 梁书 末帝本纪上》:“美容仪,性沉厚寡言,雅好儒士。” |
bù kě shèng yán不可胜言 | 说不尽。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游侠列传》:“所藏活豪士以百数,其余庸人不可胜言。” |
néng yán shàn biàn能言善辩 | 善:擅长;辩:辩论。形容很会说话;善于辩论;口才好。 | 元 尚仲贤《气英布》:“若得能言巧辩之士,说他归降。” |
tóng rì ér yán同日而言 | 同“同日而论”。 | 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及愍怀太子之废,可谓柔而有正。武秋失节之士,何可同日而言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