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杜甫的诗 >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

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

[唐代]:杜甫

依沙宿舸船,石濑月娟娟。

风起春灯乱,江鸣夜雨悬。

晨钟云外湿,胜地石堂烟。

柔橹轻鸥外,含凄觉汝贤。


“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”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船儿傍着沙洲过夜,听到了水石相激的响声,看着美好的月色多情。

风起了,吹动灯火乱晃;雨落时,带着涛声齐鸣。

晨钟从云外传来了滋润的清音,胜景展现了在高山空旷处的烟云。

白鸥轻轻地飘浮在桨叶之外,多么可爱,我觉得它们十分柔驯。

注释

舸船:大船;此处指作者所乘之船。

石濑:水为石激形成的急流。

风起:风刮起来。

春灯:春夜的灯。

晨钟:清晨的钟声。

云外:高山之上。亦指世外。

胜地:名胜之地。

柔橹:谓操橹轻摇。亦指船桨轻划之声。

“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”鉴赏

赏析

这首诗从入夜写到天明开船,层次分明,景物描写亦精当生动,结尾用“觉汝贤”三字即写尽对王十二判官的无限留恋之情,寓意高远,含蓄隽永。

首联写石濑,写月色,写得是那样明秀。用“娟娟”二字,便把映照在山石间湍急水流上的月色的明净的美,全点染出来了。这明净的美,全都安详在宁静的氛围里。这一联与其说是写云安月色,无宁说是写对于云安的一点美好记忆。

颔联写夜雨江景。登舟时月色明丽,入夜却风雨骤起。风摇船动,船多参差,随波起伏,灯火上下游移,有如春灯点点,用一“乱”字,写尽风中灯火游移闪烁的神态。风后继之以雨,江声夹雨声,彻夜不绝。用一“悬”,写雨景,也写心境。雨本为洒落,为敲打,当然不会“悬”,“悬”是一种感觉。没完没了的雨,如悬空际。下面是滔滔江水,上面是不停的雨,一切似乎全都浸泡在水里,“悬”字最足以表现这样一种感觉情思。

颈联写清晨之所闻见。江上一夜的雨,清晨起来,两岸山峦,云雾弥漫。穿过云雾,传来了钟声;远处夔州石堂胜景隐没在烟雾里。写钟声而言“湿”。又是写感觉情思。船泊江中,寺在山上,钟声从寺中传来。穿过山上岸边的迷漾云雾,仿佛连声音也沾湿了。声而闻湿,是彻夜听雨的感觉与眼前迷漾烟雾中的钟声叠合的一种联想,是听觉向感觉的转移。

尾联写别情,也是全诗主旨所在。本拟登舟之后,再上,岸与王十二话别,因夜雨而未能如愿,只好把一种凄然别情,深藏心里,用一“觉”字,把深藏心中的对王十=的眷恋惜别表现了出来。“觉汝贤”三字。蕴含极丰,可作各种理解,或者半年云安养病。曾受到王十二的多方照顾;或者寂寞旅愁之中,曾得到王十二的亲切慰安;或者艰难之际,曾得到王十二的帮助;或者钦慕其人品,或者赏识其行事,等等,无限深情,尽在三字之中。

创作背景

此诗当作于大历元年(765)春末。当时杜甫与家人欲乘船前往夔州,将东西搬上船后,因天色已晚,便宿于云安郭外在船上过夜。当晚下了大雨,因雨湿路滑不能上岸与王十二判官作别,于是写下了这首美丽多情的小诗向这位资助他此行的友人致意。

杜甫简介

唐代·杜甫的简介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...〔► 杜甫的诗(111篇)

猜你喜欢

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

唐代杜甫

依沙宿舸船,石濑月娟娟。

风起春灯乱,江鸣夜雨悬。

晨钟云外湿,胜地石堂烟。

柔橹轻鸥外,含凄觉汝贤。


临江仙·资善堂中三十载

宋代晏殊

资善堂中三十载,旧人多是凋零。与君相见最伤情。一尊如旧,聊且话平生。

此别要知须强饮,雪残风细长亭。待君归觐九重城。帝宸思旧,朝夕奉皇明。


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

唐代白居易

昔闻元九咏君诗,恨与卢君相识迟。

今日逢君开旧卷,卷中多道赠微之。

相看泪眼情难说,别有伤心事岂知?

闻道咸阳坟上树,已抽三丈白杨枝。


满江红·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

宋代苏轼

天岂无情,天也解、多情留客。春向暖、朝来底事,尚飘轻雪。君过春来纡组绶,我应归去耽泉石。恐异时、怀酒忽相思,云山隔。

浮世事,俱难必。人纵健,头应白。何辞更一醉,此欢难觅。欲向佳人诉离恨,泪珠先已凝双睫。但莫遣、新燕却来时,音书绝。


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

宋代欧阳修

寒鸡号荒林,山壁月倒挂。

披衣起视夜,揽辔念行迈。

我来夏云初,素节今已届。

高河泻长空,势落九州外。

微风动凉襟,晓气清余睡。

缅怀京师友,文酒邈高会。

其间苏与梅,二子可畏爱。

篇章富纵横,声价相磨盖。

子美气尤雄,万窍号一噫。

有时肆颠狂,醉墨洒滂沛。

譬如千里马,已发不可杀。

盈前尽珠玑,一一难柬汰。

梅翁事清切,石齿漱寒濑。

作诗三十年,视我犹后辈。

文词愈清新,心意虽老大。

譬如妖韶女,老自有余态。

近诗尤古硬,咀嚼苦难嘬。

初如食橄榄,真味久愈在。

苏豪以气轹,举世徒惊骇。

梅穷独我知,古货今难卖。

二子双凤凰,百鸟之嘉瑞。

云烟一翱翔,羽翮一摧铩。

安得相从游,终日鸣哕哕。

问胡苦思之,对酒把新蟹。


齐天乐·会江湖诸友泛湖

宋代吴文英

曲尘犹沁伤心水,歌蝉暗惊春换。露藻清啼,烟梦淡碧,先结湖山秋怨。波帘翠卷。叹霞薄轻绡,汜人重见。傍柳追凉,暂疏怀袖负纨扇。

南花清斗素靥,画船应不载,坡静诗卷。泛酒芳筩,题名蠹壁,重集湘鸿江燕。平芜未剪。怕一夕西风,镜心红变。望极愁生,暮天菱唱远。


寄和州刘使君

唐代张籍

别离已久犹为郡,闲向春风倒酒瓶。

送客特过沙口堰,看花多上水心亭。

晓来江气连城白,雨后山光满郭青。

到此诗情应更远,醉中高咏有谁听。


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

唐代李商隐

白社幽闲君暂居,青云器业我全疏。

看封谏草归鸾掖,尚贲衡门待鹤书。

莲耸碧峰关路近,荷翻翠扇水堂虚。

自探典籍忘名利,欹枕时惊落蠹鱼。


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

唐代岑参

青门金锁平旦开,城头日出使车回。

青门柳枝正堪折,路傍一日几人别。

东出青门路不穷,驿楼官树灞陵东。

花扑征衣看似绣,云随去马色疑骢。

胡姬酒垆日未午,丝绳玉缸酒如乳。

灞头落花没马蹄,昨夜微雨花成泥。

黄鹂翅湿飞转低,关东尺书醉懒题。

须臾望君不可见,扬鞭飞鞚疾如箭。

借问使乎何时来,莫作东飞伯劳西飞燕。


送陈七赴西军

唐代孟浩然

吾观非常者,碌碌在目前。

君负鸿鹄志,蹉跎书剑年。

一闻边烽动,万里忽争先。

余亦赴京国,何当献凯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