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京即事五首·其五

元代萨都剌

五更寒袭紫毛衫,睡起东窗酒尚酣。

门外日高晴不得,满城湿露似江南。


卧疾闽越述净名意诗

隋代王胄

客行万馀里,眇然沧海上。五岭常炎郁,百越多山瘴。

兼以劳形神,遂此婴疲恙。桐雷邈已远,砭石良难访。

抱影私自怜,沾襟独惆怅。毗城有长者,生平夙所尚。

复藉大因缘,勉以深回向。心路资调伏,于焉念实相。

水沫本难摩,乾城空有庆。是生非至理,是我皆虚妄。

求之不可得,谁其受业障。信矣大医王,兹力诚难量。

诗 其三

魏晋司马彪

秋节良可悲,百华咸萎落。堂前柳随风,疏林树萧索。

和项王歌

两汉虞姬

汉兵已略地,四方楚歌声。

大王意气尽,贱妾何聊生!

招隐诗

魏晋王康琚

登山招隐士,褰裳蹑遗踪。华条当圜室,翠叶代绮窗。

荆卿里

清代袁枚

水边歌罢酒千行,生戴吾头入虎狼。

力尽自堪酬太子,魂归何忍见田光?

英雄祖饯当年泪,过客衣冠此日霜。

匕首无灵公莫笑,乱山终古刺咸阳。

魏晋张华

乘马佚于野,泽雉苦于樊。役心以婴物,岂云我自然。

蟾宫曲·寒食新野道中

元代卢挚

柳濛烟梨雪参差,犬吠柴荆,燕语茅茨。老瓦盆边,田家翁媪,鬓发如丝。桑柘外秋千女儿,髻双鸦斜插花枝。转眄移时,应叹行人,马上哦诗。


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

唐代王缙

林中空寂舍,阶下终南山。

高卧一床上,回看六合间。

浮云几处灭,飞鸟何时还。

问义天人接,无心世界闲。

谁知大隐者,兄弟自追攀。


望江南 其四

近现代文廷式

游侠好,雄剑动星文。易水行时虹贯日,扶馀王后气成云。

此局未输君。

学舍记

宋代曾巩

予幼则从先生受书,然是时,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,未知好也。十六七时,窥六经之言,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,知好之,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。而是时,家事亦滋出。由斯以来,西北则行陈、蔡、谯、苦、淮、汴、睢、泗,出于京师;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,逾五湖,并封、禺、会稽之山,出于东海上;南方则载大江,临夏口而望洞庭,转彭蠡,上庾岭,由浈阳之泷,至南海上。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。蛟鱼汹涌湍石之川,巅崖莽林貙虺之聚,与夫雨旸寒燠、风波雾毒不测之危,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。衣食药物,庐舍器用,箕筥碎细之间,此予之所经营以养也。天倾地坏,殊州独哭,数千里之远,抱丧而南,积时之劳,乃毕大事,此予之所遘祸而忧艰也。太夫人所志,与夫弟婚妹嫁,四时之祠,属人外亲之问,王事之输,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。予于是力疲意耗,而又多疾,言之所序,盖其一二之粗也。得其闲时,挟书以学,于夫为身治人,世用之损益,考观讲解,有不能至者。故不得专力尽思,琢雕文章,以载私心难见之情,而追古今之作者为并,以足予之所好慕,此予之所自视而嗟也。

今天子至和之初,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,予之力无以为,乃休于家,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。或疾其卑,或议其隘者,予顾而笑曰:“是予之宜也。予之劳心困形,以役于事者,有以为之矣。予之卑巷穷庐,冗衣砻饭,芑苋之羹,隐约而安者,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。予之疾则有之,可以进于道者,学之有不至。至于文章,平生之所好慕,为之有不暇也。若夫土坚木好、高大之观,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,若予之拙,岂能易而志彼哉?”遂历道其少长出处,与夫好慕之心,以为《学舍记》。

醉花间·休相问

五代毛文锡

休相问,怕相问,相问还添恨。春水满塘生,鸂鶒还相趁。

昨夜雨霏霏,临明寒一阵。偏忆戍楼人,久绝边庭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