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liè nǚ bù jià èr fū烈女不嫁二夫 | 烈女:刚正有节操的女子。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。 | 元·关汉卿《五侯宴》楔子:“便好道一马不背双鞍,双轮岂碾四辙,烈女不嫁二夫,我怎肯嫁侍于人。” |
yī jiā wú èr一家无二 | 谓一家之人没有两样。 | 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一折:“这个女孩儿,也是有缘,我认了做义女,她自到我家来,倒也亲热,一家无二。” |
sān zhān cóng èr三占从二 | 三个人一同算卦,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。比喻听从多数人的意见。 | 《尚书 洪范》:“三人占,从二人之言。” |
sān píng èr mǎn三平二满 | 比喻生活过得去,很满足。 | 宋 黄庭坚《四休居士诗序》:“粗茶淡饭饱即休,被破遮寒暖即休;三平二满过即休,不贪不妒老即休。” |
bù èr fǎ mén不二法门 | 不二:唯一的;法门:修行的门径。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。 | 《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无言无说,无示无识,离诸问答,是为入不二法门。” |
yī shēn èr rèn一身二任 | 任:职务,责任。一个人担任两项职务或同时承担两项任务。亦作“一身而二任”。 | 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诸侯骨肉莫亲大王,大王于属则子也,于位则臣也,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。” |
èr táo sān shì二桃三士 | 士:武士。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、田开疆、古冶子论功而食,三人弃桃自杀。比喻借刀杀人。 | 三国 蜀 诸葛亮《梁甫吟》:“一朝被谗言,二桃杀三士。” |
shǔ bǐ èr sēng蜀鄙二僧 | 蜀:四川;鄙:边境;僧:和尚。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。 | 《白鹤堂时文集》:“蜀之鄙有二僧,其一贫,其一富。” |
yī fó shēng tiān,èr fó chū shì一佛升天,二佛出世 | 升天:死亡;出世:生。佛出生又死去。指活过来又死去。 | 《慈禧太后演义》第六回:“那拉懿嫔回忆旧日慈眷,格外悲戚,哭得一佛升天,二佛出世,几乎有痛不欲生的形状。” |
yī gāo èr dī一高二低 | ①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。②谓意外的变故。 | 路遥《人生》上篇第二章:“他决心要在精神上,要在社会的面前,和高明楼他们比个一高二低!” |
shí èr wàn fēn十二万分 | 形容程度极深。 | 王朔《我是你爸爸》:“我要向你道歉,我要十二万分诚恳向你道歉,请你原谅。” |
èr táo shā sān shì二桃杀三士 | 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,三壮士因相争而死。比喻借刀杀人。 | 三国 蜀 诸葛亮《梁甫吟》:“一朝被谗言,二桃杀三士。” |
bù qín èr máo不擒二毛 | 擒:捉拿,捕获。二毛:指头发斑白,引申为上年纪的人。不捕获年长的人。 | 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宋襄公曰:‘君子不受伤,不擒二毛。’” |
bǎi èr guān hé百二关河 |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。同“百二山河”。 | 金 元好问《岐阳》诗之二:“百二关河草不横,十年戎马暗秦京。” |
shí èr jīn pái十二金牌 | 金牌: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,用金字牌,由内侍省派人速送。比喻紧急的命令。 | 《宋史 岳飞传》:“言飞孤军不可久留,乞令班师。一日奉十二金字牌,飞愤惋泣下。” |
tóu yī wú èr头一无二 | 唯一,只有一个。 | 孙中山《语言文学的奋斗》:“本总理今晚来同诸君讲话,没有别的贡献,头一无二的贡献,就是要诸位同志,以至诚之心,来做宣传一方面的革命工夫。” |
zhī qí yī wèi dǔ qí èr知其一未睹其二 |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,而不了解其他方面。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。 | 汉·扬雄《长扬斌》:“若客所谓知其一未睹其二,见其外不识其内也。” |
yī fó chū shì,èr fó niè pán一佛出世,二佛涅盘 | 佛家称生为出世,死为涅盘。指死去活来。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九回:“打得宋江一佛出世,二佛涅盘,皮开肉绽,鲜血淋漓。” |
èr lóng xì zhū二龙戏珠 | 两条龙相对,戏玩着一颗宝珠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,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。” |
lián èr bìng sān连二并三 | 同“连三接二”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一回:“只见两边铺面排山也似价开着,大小客店也是连二并三。” |
tiān wú èr rì,tǔ wú èr wáng天无二日,土无二王 | 日:太阳;土:国土。天上没有两个太阳,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。 |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坊记》:“天无二日,土无二王,家无二主,尊无二上。” |
yī zé yī,èr zé èr一则一,二则二 | 形容说话老老实实,毫不含糊。同“一是一,二是二”。 | 元 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三折:“则要你一则一,二则二。” |
èr tóng yī mǎ二童一马 | 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殷侯既废,桓公语诸人曰:‘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,我弃去,己辄取之,故当出我下。’”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。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殷侯既废,桓公语诸人曰:‘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,我弃去,己辄取之,故当出我下。’” |
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识二五而不知十 | 只知道一个方面,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且王之所求者,斗晋楚也;晋楚不斗,越兵不起,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。” |
yī ér èr,èr ér yī一而二,二而一 | 两件事看似不同,实际上却相同。 | 明 罗懋登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第九回:“天子神仙,一而二,二而一,岂有三茅祖师之印,陛下用不得之理?” |
zhǐ zhī qí yī,bù zhī qí èr止知其一,不知其二 | | |
bù guǎn sān qī èr shí yī不管三七二十一 | 不顾一切,不问是非情由。 |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左手交银,右手交人,若三日没有来时,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,公子不公子,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。” |
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三分天下有其二 | 泛指势力强大。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泰伯》:“三分天下有其二,以服事殷。” |
èr sān jūn zǐ二三君子 | 犹二三子。 |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主晋祀者,非君而谁,天实置之,而二三子以为己力,不亦诬乎。”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“故下明诏,试《左氏》可立不,遣近臣奉指衔命,将以辅弱扶微,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,冀得废遗。” |
yī qīng èr chǔ一清二楚 | 十分明白、清楚。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,不然怎幺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。” |
yī lái èr qù一来二去 | 指一回又一回,经过一段时间。表示逐渐的意思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8回:“一来二去,眼大心肥,那里还能够有长进呢?” |
èr dào fàn zǐ二道贩子 | 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。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五卷第13章:“人民币魔力无边,只要肯出高价,二道贩子手里有的是软卧票。” |
shuō yī bù èr说一不二 | 指说话算数;说了就不更改。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,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。” |
yī fó chū shì,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,二佛生天 | 死去活来之意。出世,生;生天,死。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三:“合家见防御说得伤心,一齐号哭起来。直哭得一佛出世,二佛生天,连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泪。” |
èr fǒu zhōng huò二缶锺惑 | 用两种容量不同的器具来量粮食,怎幺也量不清。比喻标准不一,是非不明。缶、锺:指量器。 | 《庄子·天地》:“以二缶锺惑,而所适不得矣。” |
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 wú cóng shuō qǐ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 张恨水《啼笑姻缘》续集第八回:“她这两句话,问得沈国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。” |
yī xīn wú èr一心无二 |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,没有杂念。 | 《旧唐书 张巡传》:“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,一心无二,经年乏食,忠义不衰。” |
huà yī bù èr划一不二 | 指按照定价卖出,不打折扣。形容做事刻板。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九回:“新嫂嫂连忙改口道:‘魏老格人倒是划一不二格。’” |
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,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9回:“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。我为隋臣,不能匡救君恶,致被逆贼所弑,不能报仇,而事别主,何面目立于世乎?” |
èr rén tóng xīn二人同心 |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,就会无往不胜。 |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 |
jūn mìng wú èr君命无二 | 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。形容君命有绝对的权威性。 |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君命无二,古之制也。” |
yī qióng èr bái一穷二白 | 穷:物质基础差;经济水平低。白:文化、科学落后。形容经济、文化科学水平低;不发达。 | 毛泽东《论十大关系》:“我曾经说过,我们一为\'穷\',二为\'白\'。\'穷\'就是没有多少工业,农业也不发达。\'白\'就是一张白纸,文化水平、科学水平都不高。 |
èr sān qí yì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 | 《三国志·袁绍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是时外为御难,内实乞罪,既不见赦,而屠各二三其心,临阵叛戾。” |
shuō yī shì yī,shuō èr shì èr说一是一,说二是二 | 说话算数,确定不移。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1回:“我向来说一是一,说二是二。” |
hēng hā èr jiàng哼哈二将 | 佛教守护庙门的两个金刚力士。比喻有权势者手下的干将。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2回:“曹梦兰三字,比四金刚还要响亮,和琴楼梦的女主人花翠琴齐名,当时号称‘哼哈二将’。” |
yī chà èr míng一差二悮 | 同“一差二误”。 | |
yī chà èr cuò一差二错 | 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7回:“孩子也大了,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,又耽搁住了,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来说亲。” |
yī léi èr shǎn一雷二闪 | 形容躲避迅速。 | |
yī bù zuò,èr bù xiū一不作,二不休 | 要么不做,做了就索兴做到底。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,就索兴做到底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六回:“索性让我一不作,二不休,见一个杀一个,见两个杀一双,杀个爽快。” |
shì sǐ bù èr誓死不二 | 誓死:立下志愿,至死不变。至死也不变心。形容意志坚定专一。 | 鲁迅《华盖集 夏三虫》:“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,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,心悦诚服,誓死不二。” |
céng wú yǔ èr曾无与二 | 独一无二,没有比得上的。 | 晋 刘琨《劝进表》:“亿兆攸归,曾无与二。”《晋书 解系孙旂等传论》:“于是武皇之胤,惟有建兴,众望攸归,曾无与二。” |
èr liú zǐ二流子 | 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。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五章:“他父亲后来成了前后村庄有名的二流子。” |
jiē èr lián sān接二连三 | 一个接着一个;连续不断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9回:“家中事情接二连三,也无暇及此。” |
èr shù wéi zāi二竖为灾 | 竖:小子;二竖:指病魔。比喻疾病缠身。 | 春秋 鲁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年》:“公疾病,求医于秦。秦伯使医缓为之。未至,公梦疾为二竖子,曰:‘彼良医也,惧伤我,焉逃之?’其一曰:‘居肓之上,膏之下,若我何?’” |
shì wú èr chéng事无二成 | 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。 | 《左传·成公八年》:“礼无加货,事无二成。”杜预注:“公私不两成。” |
yī qí èr zhěng一齐二整 | 齐齐整整。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3回:“作速走,不必一齐二整。” |
dú yī wú èr独一无二 | 只有这一个;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。形容非常突出。 | 宋 延寿《宗镜录》第31卷:“独一无二,即真解脱。” |
èr ér yī二而一 | 一演化为二,二合成为一。指同一事物可以演化为对立的两种现象,对立的两种现象可以找到同一根源。 |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30章:“我回答说:‘这是二而一的事情,并不矛盾。’” |
shǔ yī shǔ èr数一数二 | 不数第一;也数第二。形容突出。 | 元 戴善夫《风光好》第三折:“学士,此乃金陵数一数二的歌者,与学士递一杯。” |
èr huà bù shuō二话不说 | 不说任何别的话。指立即行动。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九八:“‘日本鬼子完蛋了,投降了,’方六低声回答。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‘阿门’那样,把眼睛闭了一闭。二话不说,回头就跑。” |
xīn wú èr xiǎng心无二想 | 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件事上。 |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37卷:“既心无二想,故曰一志焉,盖上士所行也。” |
bù guǎn yī èr不管一二 | 不论是非情由,不顾后果。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十六回:“你这猴子,不管一二,到处里闯祸。” |
èr xìng zhī hǎo二姓之好 | 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。 | 《礼记·昏义》:“昏礼者,将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庙,而下以济后世也。故君子重之。” |
shí èr dào jīn pái十二道金牌 | 金牌:宋代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用的金牌。比喻紧急的命令。 | 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言飞孤军不可久留,乞令班师。一日奉十二金字牌,飞愤惋泣下。” |
kǒu bù èr jià口不二价 | 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。 | 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韩康》:“常采药名山,卖于长安市,口不二价,三十余年。” |
xīn wú èr yòng心无二用 | 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。指做事必须专心;注意力不能分散。 | 北齐 刘昼《新论 专学》:“使左手画方,右手画圆,令一时具成,虽执规矩之心,回剟劂之手,而不能成者,由心不两用,则手不并运也。” |
yǒu sǐ wú èr有死无二 | 表示意志坚定,虽死不变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十五年》:“必报德,有死无二。” |
háo wú èr zhì毫无二致 | 二致:两样。丝毫没有什么两样。指完全一样。 | 郭沫若《断断集 屈原时代》:“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,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,实在是毫无二致。” |
yī shēn ér èr rèn一身而二任 | 一个人承担两种任务。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吉传》:“诸侯骨肉,莫亲大王,大王于属则子也,于位则臣也,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。” |
jīn chāi shí èr金钗十二 | 原形容妇女头上首饰多。后指人姬妾多。 | 南朝梁·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头上金钗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。” |
liū gān èr jìng溜干二净 | 一点不剩,非常干净 | 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:“一个冬天,花得溜干二净,一颗也不剩。” |
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烈女不更二夫 | 烈女:刚正有节操的女子。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。 |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夫人怒欲悔亲,依旧要将莺莺与郑恒,焉有此理?道不得个‘烈女不更二夫’。” |
èr gān zǐ二杆子 | 指人的脾气莽撞、火爆。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五章:“这些各村集中起来的‘二杆子’后生,在公社武装专干的带领下,在集市上没收农民的猪肉、粮食和一切当时禁卖的东西。” |
yī qīng èr bái一清二白 | 清清楚楚;明明白白。也指非常清白;没有污点。 |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贾李魁道:‘王紫泥,张绳祖他俩个,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。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,便一清二白。” |
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九牛二虎之力 | 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。比喻非常大的力气。 | 元 郑光祖《三战吕布》第三折:“兄弟,你不知他靴尖点地,有九牛二虎之力,休要放他小歇。” |
bié wú èr zhì别无二致 | 别:分出。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。 | 郭沫若《海涛集 徐家埠》:“江西境内的风物,太平淡无奇了。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。” |
dīng yī mǎo èr丁一卯二 | 丁:通“钉”,这里指榫头;卯: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。丁卯合位,一丝不差。形容确实、牢靠。 | 元 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三折:“要说个丁一卯二,不许你差三错四。” |
èr sān qí dé二三其德 | 二三:不专一。形容三心二意。 | 《诗经 卫风 氓》:“士也罔极,二三其德。” |
bù kě wú yī,bù néng yǒu èr不可无一,不能有二 | 形容独一无二或唯一的。 | 清·张岱《周宛委墓志铭》:“如此异才,求之天下,真不可无一,不能有二也。” |
èr fēn míng yuè二分明月 |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,扬州独占二分。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。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。 | 唐 徐凝《忆扬州》诗:“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” |
èr huà méi shuō二话没说 |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。 | 马烽、西戎《吕梁英雄传》:“正说中间,门外雷石柱慌慌张张进来,一把拉住老武,二话没说,往外就走。” |
hé èr wéi yī合二为一 | 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。 | 清 袁枚《新齐谐 佟觭角》:“一人劈面来,急走如飞,势甚猛,傅不及避,两胸相撞,竟与己身合二为一。” |
shǐ zhōng bù èr矢忠不二 | 立誓忠心到底决不改变。 | 清 吴应逵《书钟锡明》:“妾今日归,为君守贞,矢死不二,君果有灵,当饮此。” |
dí yī què èr的一确二 | 形容明明白白,确确实实。 | 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一折:“怕不待的一确二,早招承死罪无辞。” |
èr luǎn qì gān chéng二卵弃干城 | 卵:鸡蛋;干城:捍卫者。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 | 《孔丛子 居卫》:“今君处战国之世,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,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。” |
èr rén tóng xīn,qí lì duàn jīn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 |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,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。 |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 |
yī tái èr miào一台二妙 | 台:古代官署名。同一官署中有名气的两个人。 | 《晋书·卫瓘传》:“瓘学问渊博、明习文艺,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,时人号为‘一台二妙’。” |
yī shān bù cáng èr hǔ一山不藏二虎 | 比喻两人不能相容。 |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,这是他太狂妄。” |
yī tuī liù èr wǔ一推六二五 | 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。比喻推卸干净 |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7章:“你想一推六二五地混过关去,办不到!” |
èr shù wéi nüè二竖为虐 | 竖:小子;二竖:指病魔;虐:侵害。比喻疾病缠身。 | 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公疾病,求医于秦。秦伯使医缓为之。未至,公梦疾为二竖子,曰:‘彼良医也,惧伤我,焉逃之?’其一曰:‘居肓之上,膏之下,若我何?’” |
bǎi èr shān chuān百二山川 |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。同“百二山河”。 | 《全元散曲 新水令》:“随人愿、照百二山川,照百二山川,一点金星瑞云里现。” |
èr bǎi wǔ二百五 | 指傻头傻脑,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。 |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3回:“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,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,在外面瞎混。” |
qī shí èr biàn七十二变 | 变化多端的策略、手法和方法。 | 毛泽东《矛盾论》:“神话中的许多变化,例如《山海经》中所说的‘夸父追日’,《淮南子》中所说的‘羿射九日’,《西游记》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……” |
bǎi èr jīn ōu百二金瓯 |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。同“百二山河”。 | 宁调元《壬子感事》诗之三:“五千貂锦张旗鼓,百二金瓯资栋梁。” |
èr zhě bù kě dé jiān二者不可得兼 | 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,不能兼而有之。 | 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” |
yī cháng èr duǎn一长二短 |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。 | 清 李渔《凰求凤 假病》:“若有一长二短,叫我怎生舍得。” |
yán bù èr jià言不二价 | 见“言无二价”。 | 艾芜《人生哲学的一课》:“货在商人店里,贵得如同宝贝,真是言不二价的。” |
qī shí èr háng七十二行 | 泛指各行各业。 | 陶行知《自动学校贺诗》:“有个学校真奇怪,小孩自动教小孩。七十二行皆先生,先生不在学如在。” |
zú chǐ jiā èr足尺加二 | 比喻过分、过头。 | 高阳《慈禧前传》十:“在恭王自己接见的贺客中,有人说要请大格格出来,以公主的身份,接受叩贺;只这原是足尺加二的趋奉,但正如俗话所说的,‘马屁拍在马脚上’,惹得恭王大为不悦。” |
shì wú èr jià市无二价 | 买卖没有两种价钱,买卖公道,不欺骗人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亦作“市不二价”。 | 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又奏为市无二价,官无狱讼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