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螳螂捕蛇螳螂捕蛇的故事

螳螂捕蛇的成语故事


拼音táng láng bǔ shé

基本解释形容只要方法得当,敢于斗争,以弱制强。

出处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螳螂捕蛇》:“则一螳螂据顶上,以刺刀攫其首,攧不可去。久之,蛇竟死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螳螂捕蛇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螳螂捕蛇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历史出处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,说到货物,我就没有胆气了。”
杯蛇幻影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杯蛇幻影,鬼蜮含沙。萦愁绪以回肠,蔓牵瓜落;拭泪珠而洗面,藕断丝长。”
虎头蛇尾元 康进之《李逵负棘》第二折:“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,转背言词说是非,这厮狗行狼心,虎头蛇尾。”
系风捕影汉 荀悦《汉纪 成帝纪三》:“听其辞,洋洋满耳,若将可遇;求之,荡荡若系风捕影,终不可得。”
画蛇添足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二》:“蛇固无足,子安能为之足?”
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老舍《小坡的生日》:“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,颇有点‘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’的神气。”
斗折蛇行唐·柳宗元《永州八记·小石潭记》:“漂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”
龙蛇飞动宋 苏轼《西江月 平山堂》词:“十年不见老仙翁,壁上龙蛇飞动。”
虚与委蛇先秦 庄周《庄子 应帝王》:“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,吾与之虚而委蛇。”
壁间蛇影明 唐顺之《答王龙溪郎中书》:“若于此处稍参不破,则昔人所谓壁间蛇影,足以生疑而致病。”
龙头蛇尾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30卷:“如在欧公文集序,先说得许多天来底大,恁地好了,到结束处,却只如此,盖不止龙头蛇尾矣。”
牛鬼蛇神唐 杜牧《李贺诗序》:“牛鬼蛇神,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。”
杯弓蛇影清 黄遵宪《感事》:“金玦庞凉舍隐痛,杯弓蛇影负奇冤。”
捕风捉影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69卷:“若有一豪之不实,如捕风捉影,更无下功处,德何由进?”
杯中蛇影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·鸟兽》:“杯中蛇影,自起猜疑;塞翁失马,难分祸福。龙驹凤雏,晋闵鸿夸吴中陆士龙之异;伏龙凤雏,司马徽称孔明庞士元之奇。”
灵蛇之珠《淮南子·说览冥训》:“譬如惰侯之珠,和氏之璧,得之者富,失之者贫。”
杯影蛇弓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四十五回:“杯影蛇弓魔人幻,帷灯匣剑鬼生疑。”
引蛇出洞梁实秋《聋》:“弄蛇者吹起笛子就能引蛇出洞,使之昂首而舞。”
打草惊蛇宋 郑文宝《南唐近事》:“鲁乃判曰:‘汝虽打草,吾已蛇惊。’为好事者口实焉。”
人心不足蛇吞象元 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楔子:“人心不足蛇吞象,世事到头螳捕蝉。”
蛇口蜂针
为蛇画足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“楚有祠者,赐其舍人卮酒。舍人相谓曰:‘数人饮之不足,一人饮之有余;请画地为蛇,先成者饮酒。’一人蛇先成,引酒且饮之,乃左手持卮,右手画蛇,曰:‘吾能为之足。’未成,一人之蛇成,夺其卮曰:‘蛇固无足,子安能为之
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汉 刘向《说苑 正谏》:“园中有树,其上有蝉,蝉高居悲鸣饮露,不知螳螂在其后也;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,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。”
枭蛇鬼怪鲁迅《两地书·致许广平112》:“这即使是对头,是敌手,是枭蛇鬼怪,我都不问。”
望风捕影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10回:“怎幺能够身临其境,将水寨内探访明白,方好行事;似这等望风捕影,实在难以预料。”
为虺弗摧,为蛇若何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夫越王好信以爱民,四方归之;年谷时熟,日长炎炎,及吾犹可以战也。为虺弗摧,为蛇将若何?”
蛇食鲸吞隋·薛道衡《老氏碑》:“天齐地轴之所,蛇食鲸吞;铜陵、玉垒之区,狼顾鸱跱。”
长蛇封豕宋 李纲《召赴文字库祗候引对札子》:“长蛇封豕,蓄锐深谋,待时而发,其意不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