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
jiāo yī shí bǎi教一识百 | 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、智慧。 | 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母仪》:“文王生而明圣,太任教之,以一而识百。” |
yī rén dí一人敌 | 指匹夫之勇,止足以敌一人。 | 语出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夫抚 剑疾视,曰:‘彼恶敢当我哉!’此匹夫之勇,敌一人者也。” |
yī shì yī yàng一式一样 | 完全一样。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:“佘道台见了这副神气,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,毫无二致。” |
gū zhù yī zhì孤注一掷 | 注:赌注;赌博时所押上的钱;孤注: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;掷: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。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;以决最后输赢。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。 | 宋 辛弃疾《九议》:“于是乎‘为国生事’之说起焉,‘孤注一掷’之喻出焉。” |
yī jiā zhī zhǎng一家之长 | 家庭的当家人。 | 刘斯奋《白门柳·鸡鸣风雨》第六章:“一家之长冒起宗就断然决定:所有男丁立即剃掉头发。” |
yī bǎn sān yǎn一板三眼 | 板、眼:戏曲音乐的节拍。比喻言语、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。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,不懂得灵活掌握。 | 清 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第六卷:“老弟你看,如今的时势,就是孔圣人活过来,一板三眼的去做,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。” |
zhǐ cǐ yī jiā,bié wú fēn diàn只此一家,别无分店 | 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,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,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。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,别处都没有。 | 毛泽东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:“为群众所接受,所实践,而不是闭门造车,自作聪明,只此一家,别无分店的那种贵族式的所谓‘政治家’。” |
shān kuī yī kuì山亏一篑 | 《书 旅獒》“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”的节缩。喻功败垂成。 | 《书·旅獒》“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”的节缩。 |
yī rén yǒu qìng一人有庆 | 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。 | 《尚书·吕刑》:“一人有庆,兆民赖之,其宁惟永。” |
yī fù zhòng xiū一傅众咻 | 傅:教导;咻:喧闹。一个人教导,众人吵闹干扰。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。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一齐人傅之,众楚人咻之,虽日挞而求其齐也,不可得矣。” |
biǎo lǐ rú yī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内心。外表和内心一个样。外表与内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论、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颜渊》:“行之以忠者,是事实要着实。”宋 朱熹集注:“以忠,则表里如一。” |
yī piān zhī jiàn一偏之见 | 偏于一面的见解。 | 《宋史·刘述传》:“安石任一偏之见,改立新议,以害天下大公。” |
yī yī jiù shì一依旧式 | 式:格式,制度。一切按原来的规格或制度进行。 | 《隋书·高祖纪》:“隋国置丞相以下,一依旧式。” |
yī zì qiān jīn一字千金 | 增损一字;赏以千金。形容文辞精妙;不可更改。 | 南朝 梁 钟嵘《诗品 古诗》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。” |
yī jiā yī jì一家一计 |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或财产,引申为一家人。 | 元 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二折:“把似你守着一家一计,谁着你收拾下两妇三妻。” |
yī jì zhī cháng一技之长 | 技:技能;本领;长:擅长、专长。有某一种专长。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4回:“凡琴棋书画,医卜星相,如有一技之长者,前来进谒,莫不优礼以待。” |
gāo rén yī děng高人一等 | 超过一般人。比别人高出一个等级。 | 明 归有光《与沈敬甫七首》:“钦甫云:更似高人一筹也。” |
yī běn wàn lì一本万利 | 用很少的资本去取得很大的利润。形容本钱少;利润大。 | 清 姬文《市声》:“这回破釜沉舟,远行一趟,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。” |
yī yī dài shuǐ一衣带水 | 水道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。比喻只隔一水;极其邻近。 | 《南史 陈纪下 后主》:“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:‘我为百姓父母,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?’” |
jiǔ jiǔ guī yī九九归一 | 绕了不少圈子,最后又还了原。 | 秦兆阳《回答》:“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,虽说有点霸道,九九归一,也是生活逼的。” |
yī bǐ gōu xiāo一笔勾消 | 亦作“一笔勾销”。全部取消之意。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我们不少的是银子,匡得将来买上买下。再央一个乡官在太守处说了人情,婚约一纸,只须一笔勾消。” |
yī xíng zuò lì一行作吏 | 一经做了官。 | 三国 魏 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游山泽,观鱼鸟,心甚乐之。一行作吏,此事便废。” |
yī rén fēi shēng,xiān jí jī quǎn一人飞升,仙及鸡犬 | 用以比喻一人得势,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。多含讽刺意。同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 | 语出汉 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促织》:“天将以酬长厚者,遂使抚臣、令尹、并受促织恩荫。闻之:‘一人飞升,仙及鸡犬。’信夫!” |
yī yán yǐ bì zhī一言以蔽之 | 蔽:掩覆,引申为概括。用一句话来概括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\'思无邪。\'” |
bǎi dòng bù rú yī jìng百动不如一静 | 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。 |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三十四回:“你去了,我又寻思,百动不如一静的。” |
fěng yī quàn bǎi讽一劝百 |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。意在使人警戒,但结果却适得其反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扬雄以为靡丽之赋,劝百风一,犹驰骋郑卫之声,曲终而奏雅,不已亏乎?” |
yī tǔ wéi kuài一吐为快 | 尽情说出要说的话而感到畅快。 | 谌容《真真假假》:“仿佛全是他积郁在胸中多时的由衷之言,今日终于得以一吐为快。” |
yī mú yī yàng一模一样 | 一个模样。指样子完全相同。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话说人生只有面貌最不同,盖因各父母所生,千支万派,那能够一模一样的?” |
yī bān yī bèi一班一辈 | 谓同等,不相上下。 | 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十一回:“当日你这厮诽谤朝廷,潜地奔逃,我这一班一辈的人,为你不知受过多少限责,你却躲在卖酒的李秀家里快活。” |
niē yī bǎ hàn捏一把汗 |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。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。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4回:“范訇等在关上,看见督戎追斐豹,慌捏一把汗。” |
yī dié lián shēng一迭连声 | 迭:重复。一遍又一遍接连地说。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26回:“左右一迭连声道:‘带妇人,带妇人。’那妇人却动也不动。” |
yī shēng yī shì一生一世 | 一辈子。 | 明 阮大铖《燕子笺 试窘》:“这样一撞,就撞着了,才使得。不然一生一世也只是这样嘴巴骨。” |
dà hǎi yī zhēn大海一针 | 在大海里捞一根针。比喻无从寻觅。 | 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·王本立天涯求父》:“这王珣踪迹无方,分明大海一针,何从捞摸。” |
yī léi èr shǎn一雷二闪 | 形容躲避迅速。 | |
yī fū dāng guān一夫当关 | 见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。 | 《明史·外国传一·朝鲜》:“忠州左右乌、竹两岭,羊肠绕曲,有‘一夫当关’之险。” |
yī jiāng shí bǐng一浆十饼 | 一碗浆,十个饼。比喻小恩小惠。 | 《新唐书 藩镇传 李师道》:“公初不示诸将腹心,而今委以兵,此皆嗜利者,朝廷以一浆十饼诱之,去矣!” |
yī tuī liù èr wǔ一退六二五 | 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。比喻推卸干净。 |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陈家的老的、小的,只是个一退六二五,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,推得干干净净!” |
yī lù fēng chén一路风尘 | 形容旅途辛苦。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六回:“国舅老爷大喜!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。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,说今日大驾归府,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,不知赐光谬领否?” |
wēi fèng yī yǔ威凤一羽 | 谓略见善政一斑之意。 | 《梁书·刘遵传》:“及弘道下邑,未申善政,而能使民结去思,野多驯雉,此亦威凤一羽,足以验其五德。” |
dú yī wú èr独一无二 | 只有这一个;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。形容非常突出。 | 宋 延寿《宗镜录》第31卷:“独一无二,即真解脱。” |
yǔ jūn yī xī huà,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与君一夕话,胜读十年书 | 与你谈一晚上话,让我受益匪浅。形容跟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,受益却很多。 |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九回:“子平听说,肃然起敬道:‘与君一夕话,胜读十年书!真是闻所未闻!’” |
yī tuī liù èr wǔ一推六二五 | 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。比喻推卸干净 |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7章:“你想一推六二五地混过关去,办不到!” |
bīng hòu sān chǐ,fēi yī rì zhī hán冰厚三尺,非一日之寒 | 非:不是;寒:冷。冰冻到三尺厚,不是一天冷造成的。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,是经过长时间酝酿、积累的结果。 | 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壮留》:“故夫河冰结合,非一日之寒;积土成山,非斯须之作。” |
yī zhì bǎi wàn一掷百万 | 指用钱满不在乎,一花就是一大笔。 | 《晋书·何无忌传》:“刘毅家无儋石之储,樗蒱一掷百万。” |
yī jiā zhī jì一家之计 |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。 | |
yī huī ér chéng一挥而成 | 挥:挥笔;成:成功。一动笔就写成了。形容写字、写文章、画画快。 | 宋·蔡□《铁围山丛谈》:“公乃徐徐调笔而操之,顾谓客子:‘欲何字耶?’恶客即拱而答:‘某愿作龟山字尔。’公乃大笑,因一挥而成。” |
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百星不如一月 |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。比喻量多不如质优。 | 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百星之明,不如一月之光;十牖之开,不如一户之明。” |
chéng yī jǐng bǎi惩一警百 | 警:警戒,也做“儆”。惩罚一个人以警戒多数人。 | 语本《汉书 尹翁归传》:“翁归治东海明察……其有所取也,以一警百,吏民皆服,恐惧改行自新。”《庸庵笔记 威丰季年三奸伏诛》:“用特惩一儆百,期于力振颓靡。” |
chéng yī jǐng zhòng惩一儆众 | 惩:惩罚;儆:警告。惩罚一个人,以警戒众人。 | 《清史稿·谷际歧传》:“若得惩一儆众,自可群知洗濯。” |
chéng yī jǐng bǎi惩一儆百 | 惩:惩罚;警:警戒。处死一个人,借以警戒许多人。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尹翁归传》:“以一警百,吏民皆服,恐惧改行自新。” |
yī sī yī háo一丝一毫 | 形容极少或极小的一点儿。毫:一厘的十分之一;丝:一毫的十分之一。 | 宋 欧阳修《会圣宫颂》:“而往惟寅,一毫一丝,给以县官,无取于民。” |
yī yán bì zhī一言蔽之 | 蔽:掩覆,引申为概括。用一句话来概括。 | 《宋书·索虏传》:“因此而推胜负,殆可以一言蔽之。” |
yī wù bù chéng,liǎng wù xiàn zài一物不成,两物见在 | 见:通“现”。指一件买卖不成功,但双方钱物仍在,没有损失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2回:“和你往日无冤,近日无仇。一物不成,两物见在,没来由杀你做甚么!” |
yī tā kuò zǐ一塌括仔 | 总共加在一起。 | 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56回:“我就立刻喊齐仔子,一塌括仔,去捉得来阿好。” |
chūn fēng yī dù春风一度 | 度:次,回。比喻领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。亦借指男女合欢。 | 元·王实甫《四丞相高会丽春堂》第三折:“老夫为官,不如在此闲居也……到今日身无所如,想天公也有安排我处,可不道吕望严陵自千古,这便算的我春风一度。” |
cēn cī bù yī参差不一 | 形容不整齐或不一致。同“参差不齐”。 | 《南齐书 礼志上》:“至于嗣位之君,参差不一,宜有定制。”《隋书 后妃传》:“周公定礼,内职始备列焉。秦、汉以下,代有沿革,品秩差次,前史载之详矣。齐、梁以降,历魏暨周,废置益损,参差不一。” |
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一发而不可收 | 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。 | 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隋文帝》:“乱败之及,一发而不可收也。” |
yī chī yī xǐng一痴一醒 | 痴:傻。时而痴呆,时而清醒。 | 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纪策考》:“其为结僮之时,一痴一醒,时人尽以为狂。” |
yī shí qiān zǎi一时千载 | 一千年才遇到一次。极言机会难得。 | 宋·秦观《代回吕吏部启》:“恭维某官望重本朝,才高当世,一时千载,韦平之遇已稀;四世五公,袁杨之兴未艾。” |
yī gù qīng chéng一顾倾城 | 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武李夫人》:“延年侍上起舞,歌曰:‘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,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’”。后遂以“一顾倾城”形容美女的眼波,亦以喻女子的美貌。 | 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武李夫人》:“延年侍上起舞,歌曰:‘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,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’”。 |
yī zǐ wù dào,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,九族生天 | 犹言一子出家,九祖升天。借喻一人得势,全家沾光。 | 元 马致远《黄粱梦》第一折:“你自不知,你不是个做官的,天生下这等道貌,是个神仙中人。常言道:‘一子悟道,九族生天’,不要错过了。” |
bǎi wú yī yòng百无一用 |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。形容毫无用处。 | 清 黄景仁《杂感》:“十有九人堪白眼,百无一用是书生。” |
bǎi wú yī shī百无一失 | 失:差错;过错。形容十分把握;绝对不会出差错。也作“百不一失”、“万无一失”。 | 唐 裴铏《聂隐娘》:“(隐娘)一年后刺猿穴百无一失。” |
yī suì jiǔ qiān一岁九迁 | 岁:年;迁:官职升迁。一年之内升迁九次。比喻官职升得极快。 | 《南史·到撝传》:“上又数游撝家,怀其旧德,至是一岁三迁。”唐·韩愈《上张仆射书》:“虽日受千金之赐,一岁九迁其官,感恩则有之矣;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,知己则未也。” |
yī yán bàn yǔ一言半语 |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公子列传》:“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,我岂有所失哉!” |
yī wén bù míng一文不名 | 一文钱都没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贫困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佞幸列传》:“竟不得名一钱,寄死人家。” |
qiān zǎi yī rì千载一日 | 犹千载一时。 | 元·寿宁《静安八咏·赤乌碑》:“龟龙剥兮皇象书,千载一日兮传赤乌。” |
dú cǐ yī jiā,bié wú fēn diàn独此一家,别无分店 | 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,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,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。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,别处都没有。 | |
yī shì tóng rén一视同仁 | 视:看待;仁:仁爱。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。比喻平等待人;不分厚薄亲疏。 | 唐 韩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 |
jué yī cí xióng决一雌雄 | 雌雄:雌性和雄性;比喻胜负、高低。进行较量;分出胜负或高下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愿与汉王挑战,决一雌雄。” |
yī zǐ shī zhāo,mǎn pán jiē shū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 | 着:下棋落子。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,整盘棋就输了。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,结果导致整个失败。 | 李欣《老生常谈·熟视无睹,充耳不闻》:“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,这是有的。” |
yī fó chū shì,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,二佛生天 | 死去活来之意。出世,生;生天,死。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三:“合家见防御说得伤心,一齐号哭起来。直哭得一佛出世,二佛生天,连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泪。” |
yī hóng ér sàn一閧而散 | 见“一哄而散”。 | |
yī hōng ér sàn一轰而散 | 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8回:“大家才嘻嘻哈哈一轰而散,跑出去了。” |
èr zhě bì jū qí yī二者必居其一 | 居:占。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。 | 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前日之不受是,今日之受非也;今日之受是,则前日之不受非也。夫子居一于此矣。” |
yī mén tóng qì一门同气 | 谓同门兄弟。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十三回:“他是我一门同气,我怎么不与他出力辨明冤枉。” |
yī bān yī jí一班一级 | 犹言一官半职。泛指官职。 | 《旧唐书 武帝纪》:“寒士纵有出人之才,登第之后,始得一班一级,固不能熟习也。”《新唐书 韦表微传》:“爵禄譬滋味也,人皆欲之,吾年五十,拭镜剪白,冒游少年间,取一班一级,不见其味也。” |
yī jiē bàn jí一阶半级 | 阶、级:是封建时代的等级品位。指非常低微的官职。 | 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勉学》:“或因家世余绪,得一阶半级,便自为足,全忘修学。” |
sháo shuǐ yī luán勺水一脔 | 一勺水,一块肉。喻量少。 | 清·冯桂芬《重建吴江松陵书院记》:“勺水一脔不足言,冀后之人增其式廓。” |
hé liǎng wéi yī合两为一 | 亦作“合二为一”。合两者为一体。 | 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伏见诏书为阿母兴起津城门内第舍,连里竟街,雕修缮饰,穷极巧伎。”李贤注:“合两坊而为一宅。” |
yī kè bù fán liǎng jiā一客不烦两家 | 烦:烦劳,麻烦。一个人全部承担,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。 | 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堂远禅师》:“一鹤不栖双木,一客不烦两家。” |
qī hēi yī tuán漆黑一团 | 形容一片黑暗;没有一点光明。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。 | 鲁迅《书信集 致姚克》:“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国文者,有话难开口,弄得漆黑一团。” |
yī tōng bǎi tōng一通百通 | 一个主要的弄通了;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。通:通晓;懂得。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,当时习了口诀,自习自练,将七十二般变化,都学成了。” |
guàn jué yī shí冠绝一时 | 冠绝:遥遥领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,首屈一指。 | 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十王习击刺,猿臂善射,弯弓三百斤,膂力骁捷,冠绝一时。” |
yī cù ér chéng一蹴而成 | 见“一蹴而就”。 | 邹韬奋《什么事不可能》:“赖奥维一九○三年的飞机也还不是一蹴而成的。” |
wèi dá yī jiān未达一间 | 谓未能通达,只差一点。 | 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神》:“颜渊亦潜心于仲尼矣,未达一间耳。” |
yī fèi bǎi shēng一吠百声 | 即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。 | 明·何景明《上杨邃庵书》:“群猜共怒,一吠百声,持辩风起,发言雷同矣。” |
dī rén yī děng低人一等 | 比别人低一个等级。 |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一卷:“在这个家庭中,他从小就处于‘低人一等’的地位!” |
tiān xià wū yā yī bān hēi天下乌鸦一般黑 | 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。 | 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五章:“天下乌鸦一般黑,这儿黑暗、龌龊,别处还不是一样。” |
yī fàn sān tǔ bǔ一饭三吐哺 | 指一顿饭之间,三次停食,以接待宾客。比喻求贤殷切。 | 《史记 鲁周公世家》:“我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,我于天下亦不贱矣。然我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。子之鲁,慎勿以国骄人。” |
yī quǎn fèi xíng,bǎi quǎn fèi shēng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 | 比喻随声附和,没有主见,凑热闹。 | 汉 王符《潜夫论 贤难》:“一犬吠形,万犬吠声;一人传虚,百人传实。” |
wǎn rán yī xiào莞然一笑 | | |
yī kǒu tóng yīn一口同音 | 犹言众口一词。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一回:“所以听得周三说了一句,大家就一口同音说,以义气为重。” |
qiān zǎi yī dàn千载一弹 | 典出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吉与财禹为友,世称‘王阳在位,财公弹冠’,言其取舍同也。”吉,字子阳。后以“千载一弹”极言彼此交情深厚,甚为难得。 | 典出《汉书·王吉传》:“吉与财禹为友,世称‘王阳在位,财公弹冠’,言其取舍同也。”吉,字子阳。 |
guì lín yī zhī,kūn shān piàn yù桂林一枝,昆山片玉 | 昆山:昆冈,古代产玉的地方。桂花林中的一枝花,昆山中的一块玉。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。 | 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累迁雍州刺史。武帝于东堂会送,问诜曰:‘卿自以为何如?’诜对曰:‘臣举贤良对策,为天下第一,犹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。’” |
yàn jué yī shí艳绝一时 | 绝:极。姿色艳丽,冠绝一代。 | 唐·许尧佐《章台柳传》:“其幸姬曰柳氏,艳绝一时,喜谈谑,善讴咏。” |
qiān zǎi yī huì千载一会 | 一千年才有一次机会。形容机会难得。 | 汉 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千载一会,论说无疑。” |
yī bō wèi chéng,yī bō yǐ zuò一波未成,一波已作 | 一个波浪还没形成,另一个波浪又起来了。 | 宋·姜夔《白石道人诗说》:“波澜开阖,如在江湖中,一波未成,一波已作。” |
yī mèng huá xū一梦华胥 | 《列子·黄帝》:“扞黄帝呴昼寝而梦,游于华胥氏之国。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,台州之北,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;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,神游而已。”后因称一场幻梦为“一梦华胥”。 | 《列子·黄帝》:“[黄帝]昼寝而梦,游于华胥氏之国。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,台州之北,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;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,神游而已。” |
bù gù yī qiè不顾一切 | 顾:顾惜,眷顾。什么都不顾。 | 叶圣陶《孤独》:“既然见到一点儿光,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。” |